降温、违约、新进者 A股上市公司理财变局( 二 )


信托“打开销路”:收益率最高达11%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共有69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308笔信托理财,总规模约为156.57亿元,涉及超过40家信托公司 。
根据历史数据,去年同期,共有84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431笔信托理财,总规模约为211.63亿元,涉及超过30家信托公司 。
尽管购买信托产品的上市公司家数、次数和规模都有所下滑,但是,涉及的信托公司却增加了10家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在上市公司中进一步“打开销路” 。其中,中融信托、平安信托、民生信托、爱建信托、上海信托等颇受上市公司青睐 。
不过,往年最受青睐的中融信托,战绩却略显不佳 。今年以来,16家上市公司认购中融信托的产品58笔,累计金额达到26.13亿元,占总规模的10.94% 。去年同期,则有27家上市公司认购中融信托的信托产品89笔,累计金额达到38.71亿元,占总规模的23.25% 。
事实上,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持续下行,跌破7%,8月份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仅为6.81% 。尽管如此,信托产品仍然是上市公司寻求高收益的理财选择之一 。其中,久期灵活的现金管理类、金融类和收益率“扛把子”的房地产类信托深受偏爱 。
现金管理类方面,平安信托的“周周成长债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恒生电子(600570.SH)连买21次 。“真爱粉”兆驰股份(002429.SZ)则连续16次认购上海信托的“现金丰利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累计购买金额19.57亿元 。2019年其认购次数和金额更高,分别是30次和23.93亿元 。
房地产信托方面,微光股份(002801.SZ)、吉华集团(603980.SH)、西安旅游(000610.SZ)等上市公司均认购了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7%~8%之间的信托产品 。比如,西安旅游购买了“光信·光坤优债2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长安宁·咸阳恒大帝景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认购金额分别是8500万元和1.5亿元,预期年化收益率则高达11%和10% 。
消费金融信托、政信类信托产品则得到了云意电气(300304.SZ)、南方轴承(002553.SZ)和弘业股份(600128.SH)等公司的“投票”,其预期年化收益率大约在7.5%~7.8%之间 。
事实上,根据用益信托研究院统计数据,8月份,金融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位列第一,占比超四成 。9月21日~25日一周,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募集规模再超百亿元,达116.75亿元,环比增加46.12% 。金融类和房地产类集合信托产品所募集资金占总规模的八成以上 。
风险暴露:踩雷信托、交易所质疑
今年以来,信托行业风险事件逐渐暴露,备受市场关注 。
用益信托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托行业发生违约的次数就高达159起,单月信托发生违约次数分别为5起、5起、49起、41起、26起,33起,涉及违约金额共计约939.6亿元 。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踩雷”理财产品的事件呈现频发趋势 。
9月28日晚间,ST明科(600091.SH)发布有关委托理财收益逾期的公告 。公告称,新时代信托无法按约定向公司分配2020年6月24日至2020年9月21日的季度收益1360.33万元 。
采访人员注意到,今年6月份和7月份,ST明科认购“新时代·【恒新 6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计2笔,合计投资本金7.2亿元 。对于理财收益逾期一事,ST明科表示,可能对公司2020年度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具体影响程度尚无法准确判断 。
此前,上市公司西水股份也因“踩雷”新时代信托,遭遇股权大幅波动 。根据西水股份(600291.SH)的公告,其2020年9月3日到期的“新时代信托蓝海1274号”,本息合计13.12亿元均未收到 。
今年以来,信托产品逾期增加导致上市公司“踩雷” 。
事实上,去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先后踩雷“良卓资产稳健致远票据投资私募基金”“华宝宝升宏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安赢42号”等多款理财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