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为啥成“烫手山芋”

“很久没有春游了,不知道小学毕业前还能不能大家一起出去玩玩 。”春天了,又到了郊游踏青的季节,孩子们在盼望着集体春游的到来 。
不过,不少孩子已经发现,今年与往年一样,老师在回复他们“是否春游”时依旧是摇摇头 。采访人员发现,很多孩子小学已上了四五年却还没有集体春游过一次 。
失望:春游遥遥无期
“听说今年的春游取消了,好失望啊,从小学到现在我好几年没去春游了 。”经十路附近一所中学的小李同学带着一脸的无奈 。谈起和同学一起去春游的好处,小李的兴奋劲儿马上来了,她说:“如果学校组织我们一起去春游就好了,同学一起去比自己出去玩有意思,还能增进感情,班级凝聚力也能提高不少 。”
与小李差不多,小学六年级的敏敏(化名)也盼望着今年春天能再跟全班同学一起去公园里玩 。敏敏告诉采访人员,她们班上次集体春游还是四年级的事情,去的是泉城公园,虽然她和爸妈也经常去,但那是她玩得最开心的一次,“没有爸妈管,同学一起玩,这样的春游最尽兴 。”不过,眼看着春天一天天过去,敏敏和同学们还没有听到今年去春游的一点消息 。“估计是没戏了,根据我们总结的规律,我们学校好像每年只去一个年级 。”敏敏说 。
和敏敏相比,泉城路附近一小学三年级学生月莹还算幸运,因为她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去植物园春游过,和老师同学一起玩得特别开心 。可是在植物园集体玩的情景在她心里成了“美好回忆”,因为从那次以后,她再也没有机会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了 。“现在做完老师布置的功课,还要上妈妈给报的辅导班,天天学习,连玩的时间都没有,要是哪天学校能组织一次春游就好了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像月莹一样,不少学生都在期待着春游的到来,期望能和同学一起去公园玩的远远超过与父母一起玩的,同时春游也是学生们最乐于参加的集体活动 。
探究:春游咋成烫手山芋
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学校放弃了集体春游,但学生们好像并不甘心 。采访人员了解到,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已经在班里自发组织外出游玩 。“去年我们班里十几个同学一起去的泉城公园,玩得可高兴了 。”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说,虽然班里没有组织集体出游,不过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组织同学一起玩,不过,还是没敢告诉老师和家长 。“要说了,他们准怕出危险不让我们自己去玩 。”这名学生说 。一位学生告诉采访人员,今年他们已经有了打算,要再去泉城公园玩,“我们没钱买门票,也不能跑远了,还是泉城公园最适合我们自己去玩 。”
既然学生们大都盼望着集体出游,以前也有学校组织学生一起出游,为什么现在部分学校却停止了这项集体活动?一名六年级的同学说,他们曾向老师提议今年再组织一次春游,却被老师回绝了,老师告诉他们,集体出游学生安全保障是个难题 。采访人员了解到,有的老师面对孩子们集体出游的呼声想出了一个变通的方法,由班里的家委会作为学生出游的组织方,出游时由家长随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师所肩负的学生看管的安全风险 。“学生安全是个大事,不仅家长重视,社会各界都在盯着学校;而集体出游不是国家课程中的一部分,学校不组织也有道理 。所以,现在为了保证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的安全,学校一般不愿意让学生集体出游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采访人员,他们学校离一家公园非常近,但出于安全原因,学校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开展过集体出游活动了 。“除了学生安全问题,学生集体出游还有一堆麻烦事 。”另一位班主任说,学生集体出游一般距离学校比较远,需要安排车辆接送孩子,这就牵扯到费用问题,让学生拿,学校害怕被家长说成乱收费;让学校自己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另外,出游的时间也不好确定,放到上课时间显然不利于课程顺利进行,放假期间组织集体活动好像又占用了学生们的休息时间,而老师也就要牺牲自己的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