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存世量

宋代官钧瓷器底部没有明清时期那样的纪年款,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宋代钧窑其实分官窑和民窑产的,人民习惯称为官钧和民钧 。

钧窑存世量

文章插图
钧窑在造型和纹理上都遵循规整对称的原则,尤其是北宋官造钧窑,无论体积、大小,都讲究对称之美,规整对称,高雅大气 。在胎釉的烧制上,不仅烧制出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传统色釉,还发展了多种花釉 。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巧夺天工 。
【钧窑存世量】钧窑始烧于北宋,最初为民间所建,因烧制的瓷器釉色青中带红,犹如绚丽的晚霞,异常美观,北宋晚期被宫廷看中 。由于当时宫廷用于种植花木的盆、奁及室内陈设器皿的需用量大增,朝廷遂抽集民间窑业的优 秀工匠在河南禹县八卦洞附近建立官窑,专门烧造宫廷陈设用瓷 。此件器物釉质肥润,色彩绚丽,是官钧中的珍品 。底部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二”,表明其为整套器物中较大者 。
钧窑存世量

文章插图
早在万历登基之前,钧瓷、钧州窑等古董术语就已经存在,所以不能将“钧窑”改写为禹窑,不得不采用 “缺笔避讳”的方法,钧瓷的钧字被均字取代,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
“入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 。”这是著 名作家姚雪垠作的一首诗,诗中的“元人画”不是由毛笔和着水墨与颜色画在宣纸上,而是在1200度以上的窑炉中,以火为画笔一气呵成 。这样的画法全世界仅有一家,它不是工笔画、不是写意画,它是“钧瓷” 。钧瓷乃瓷中之 王,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一件精美的钧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钧瓷的鉴赏要从九点入手,分别为:润、活、纯、变、厚、正、纹、境、浑 。
钧窑存世量

文章插图
钧窑的釉色,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窑变现象,因此每件器物的釉色各不相同,尤以红、紫为经典釉色,灿如晚霞,变幻莫测,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因此,对钧窑的评价有“钧瓷无对、窑变无 双”之说 。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 致 。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 。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