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教育是把“双刃剑”

“狼性教育”是否极端?
事件回放 日前,一位父亲的另类育儿经引起了广泛讨论 。10年前,儿子8岁那年,他发现孩子害羞、胆小、体质也差 。于是,爸爸决心“把孩子从羊变成狼” 。他把孩子踹入泳池进行冬泳;他带着孩子8次进入西藏探险,几次遇险;去国外旅游,他逼着孩子去安排行程;他带着孩子去灾区做义工,和灾区人民同甘共苦……爸爸谭天弘认为,让孩子在上大学之前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一颗坚强的心和强壮的身体,才是一种真正的大爱 。爸爸说,在教育孩子方面,他有点孤独,他的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有点极端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外国有句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道理,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应如此,“有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不能将孩子的教育寄希望于用一个“模子”来完成,而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
就拿话题中这位父亲来说,他根据“孩子害羞、胆小、体质差”的实际情况,通过“逼”孩子冬泳、带孩子探险、让孩子自己安排旅游行程、到灾区做义工”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努力把“孩子从羊变成狼”,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意志、有品德的人 。作为一名家长,一名父亲,笔者觉得这样的做法极具超前意识,为广大家长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我们理应用赏识和期待的目光“拭目以待” 。
因此,笔者想对这位“孤独”的父亲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到孩子‘忽然花开’的那一刻,孰是孰非自见分晓 。”               范德波
父亲做对了狼性教育
这个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在日本和韩国是比较普遍的,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统称为“狼性教育”,培养一个孩子独立的生存能力,就像一只狼一样,在草原上只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团队的力量去觅食 。
给孩子开展狼性教育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几个条件,恰好在谭天弘身上有所体现 。第一个条件是父母的素质要好,第二个条件是目标明确,第三个条件是确保安全,第四个是把握好积极健康的方向 。
前面这四个条件,其实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能做到,但是下面两个条件,却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这也是谭先生的成功之处 。第一个是陪伴孩子成长 。我们看到,不管是在哪个环节,谭先生都是和孩子一起度过的,陪着他游冬泳,一起去西藏探险……有些家长认为,实施狼性教育就是把孩子送军事夏令营,让他去吃苦就可以了,其实这还不足够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需要最亲的人陪伴,有他们的陪伴,他才有安全感,才能放手去做 。谭先生另外一个成功之处是持之以恒,很多家长也想实施这种教育,但我发现不少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么就是以孩子吃不起苦为借口,要么就是以自己没有时间推掉,但是,谭先生在他孩子8岁开始,10年来一直在坚持这种教育模式,这种坚持的能力是一些家长需要去学习的 。    汤笑
对孩子要宽严得当
女儿小时候属于挂钥匙族的孩子,她独立性强,胆大喜欢冒险,有主见 。我对她要求很严,她从小独立睡觉,睡醒了自己起床,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很早就锻炼她独立出去玩、买东西等,也曾引以为豪 。后来发现,她不断有小秘密对父母保留 。一次她偷偷拿了家里的钱买零食吃,我觉得着该严加管束了,于是狠狠地教育了她,她心服口服,从此彻底改了 。我没有就此高枕无忧,而是开始反思:是否对孩子太苛求了?太忽视了?于是更多地关注孩子,每天晚饭后一起散步聊天,留心孩子的言行 。很快发现女儿外强内弱的一面:一个人在家时,她很害怕孤独和黑暗,更渴望温暖,她毕竟还是孩子啊,我过早地让她独立面对了很多 。有些事隐瞒父母,是怕大人不同意被阻拦 。我告诉她,当和别人意见不一致了应该主动沟通,靠团队协作能力来解决,悄悄地自行其事会有后患 。我用慈爱和宽厚温暖女儿脆弱的心,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唤回了她健康的人格 。因此,教育孩子要有的放矢,刚柔相济,宽严得体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