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市场行情如何

【田黄市场行情如何】田黄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 。如果发现棱角尖锐或浑圆光滑的“田黄”就值得怀疑,可能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其原形就难以识别了 。田黄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千克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 。

田黄市场行情如何

文章插图
田黄质地细润、多萝卜纹 。其外形呈卵状,棱角不明显 。看不到色纹的渗染,用手摸之有润滑感 。外表常有一薄层黄 色或黑色的石皮包裹 。穿过石皮,其内部质地温润细腻,在强光下可见罗列有致、密而不乱的似萝卜内的丝网纹状微细纹理,即“萝卜纹” 。其纹理犹如红色筋络 。
关于田黄的由来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遗 留在人间的宝石;是凤凰鸟蛋所变……据说还有史书记载: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玉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一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 。这些官方的、民间的传说无疑给田黄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
田黄市场行情如何

文章插图
田黄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买主大多是香港、台 湾、新加坡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精湛的田黄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 。田黄田黄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 王”尊号 。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 王” 。数百年来田黄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
无独有偶,在西泠秋拍中,一尊重量约为108克的“清早期·田黄七宝罗汉像”也拍出了931.5万元的高价 。以克论价,似乎已成为不少稀 缺的资源型藏品的价值评估方式 。在印石板块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冲击,整体行情下滑之时,这些老石头怎么还能拍出天价?据业内人士介绍,该印章经清末民国大收藏家龚照瑗、龚心钊父子递藏,因其体量大、质地纯正、雕工精美而受市场特别关注 。
田黄市场行情如何

文章插图
而在福州的拍卖会上,由徐仁魁创作的325.1克田黄摆件《夜游赤壁》创造了425.6万元的当天最 高价,林文举刻的品田黄薄意随形章《赤壁夜游》重129克,以392万元成 交每克成 交价高达3.04万元,为该场之最 。另外一件田黄《螭虎薄意章》也以369.6万元的高价成 交,每克成 交价为2.19万元 。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条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黄的出产地 。它是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长期埋于沙士之中,是“无根而璞,元脉可寻”的石材 。田黄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组成,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透明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 。由于上游的水源好,出产的田黄犹似玻璃一样的光泽明亮 。田黄的上品称“银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区 。中坂位于溪河的中间部分,所产之石大多标准而规范,而且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石中的萝卜纹理清晰,田黄中的“田黄凉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楷杷黄”、“鸡油黄”等极 品,大多产于此坂 。下坂因处坑头一带,缺乏水冲性,故石质透明度较差,多为桐油色、暗赭色,纹理较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