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奇妙之汝瓷

汝窑与普通瓷器如玻璃般晶莹的质感不同 , 其釉质肥厚莹润若堆脂 , 釉面滋润柔和 , 触之如酥油 , 抚之如绢 , 温雅古朴 。传世汝窑釉薄处迎光隐约泛红 , 釉厚处视之如碧峰翠色 , 有似玉非玉之美 。

绚烂奇妙之汝瓷

文章插图
从其造型上 , 汝窑瓷器的造型多种多样 , 让人眼花缭乱 , 其中以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日常生活用品类最为常见 , 还会在少数的瓷器表面加以堆画或者是印花来作为装饰瓷器的一种手段 , 一让其次达到更加美观的目的 。
当金人铁骑踏破汴京城门 , 已有器物遭受不幸的同时 , 烧窑的匠人也本着“本国之物不落异族”的气傲 , 纷纷为窑址盖上了漫天的尘土 , 两者相加 , 仿佛在一夕间汝窑就离开了世界 。此后 , 元明清三朝试仿汝窑 , 皆以失败告终 。
绚烂奇妙之汝瓷

文章插图
汝窑非常稀 少 , 原因是什么呢?汝窑的烧制时间非常短 , 只有二十来年 , 南宋人周在《清波杂 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 , 内有玛瑙为釉 。唯供御拣退 , 方许出卖 , 近尤难得 。”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没说“近尤难得” , 南宋离北宋时间很近 , 南宋人都觉得汝窑非常难得 , 那今天距离南宋已经有八九百年了 , 就更为难得了 , 周的这段记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汝窑不是官窑 , 是“供御”的 。就是把好的瓷器先让宫廷挑选 , 剩下的这部分还可以卖出 , 这也就解释了宝丰发现的那个汝窑窑址出土的瓷器为什么质量不一 , 有的跟清宫收藏的汝窑非常一致 , 有的却相距甚远 。
北宋汝窑器为保持雨过天晴的釉色 , 只好放弃瓷胎的瓷化程度 , 在1150-1200度的温度下 , 胎出现生烧现象 。所以胎质疏松 , 扣之木声 。这种论点总体是对的 , 但是实际上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在清凉寺汝窑遗址发掘中 , 发现了过滤池和澄泥池各一个 。这两个池子都是为烧贡瓷而设的 。北宋时期尚不知景德镇的高岭土 , 只能用汝州当地的某种瓷土 , 碾碎过滤后泡水 , 搅拌后将上层的浑水倒入澄泥池 , 经过时日沉淀出很细的瓷土 。这些瓷土中的杂质已经在上述过程中被去除 。以这种澄泥做胎 , 烧结后的颜色为“带点灰头的白色” , 可以保证汝窑器天青或天蓝釉面的纯净 , 但是这种澄泥胎却有了疏松的缺点 , 表现为吸水性很强 , 断面呈粉质 , 无结晶表象 。而民用汝窑器则省略了这道工序 , 胎土杂质多 , 胎色灰度高一些 。好在民用器釉色不严格 , 从月白到豆青 , 都可以卖出去 。
绚烂奇妙之汝瓷

文章插图
汝窑的废弃和消亡与北宋官窑的建立没有因果关系 。汝窑是有命则贡 , 无命则烧青瓷器“方可出卖”(宋·周辉 《清波杂 志》)来养活自己 。如果北官窑工全部来自汝窑窑工的话 , 那只需“一纸御旨” , “再命汝州造礼器”就是了;如果是一部分窑工 , 那剩下的窑工可继续烧造青釉汝瓷 。汝窑的覆灭只能是与金兵的入侵和北宋皇朝的灭亡有关 。时间是1125年第 一次入侵中原或1127年灭亡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