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饱眼福!欣赏馆藏级汝瓷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 。汝窑的出现,在北宋晚期,宋徽宗的时代 。

一饱眼福!欣赏馆藏级汝瓷

文章插图
【一饱眼福!欣赏馆藏级汝瓷】大多数汝窑瓷器的瓷釉颜色一般为一种浅淡的天青色,也就是收藏者口说常说的鸭蛋壳青色 。其胎釉的釉层并不厚,会根据瓷器造型的变化让他发生一定的变化,极 具观赏性 。汝窑瓷器胎釉的颜色为灰白色,其燃烧后的颜色与生活中我们所常见的香灰色最为接近,也被老一辈的收藏者们俗称“香灰胎”,也是坚定汝窑瓷器真假的重要鉴别点之一 。
宋代汝窑瓷器留存于世的完整器,绝非一些专家机械认定的那六七十件 。理由在于:宋代官汝瓷器的烧制,尽管按保守的说法仅有二十年,但仔细推论一下,其二十年的产量也会是相当可观的 。我们可以拿汝窑与钧窑作个对比评论,宋室南迁后如果供御的汝窑停烧,那么供御的钧窑同样也会停烧 。既然现在宋代钧窑瓷器存留下来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那么宋代汝窑瓷器远远超过专家们认定的那六七十件则完全是有可能的 。还有一点,宋代官汝瓷器的烧造,是因为当时“定器有芒,不堪用”才改选汝州青瓷的 。这也就是说,那时定窑没有宫廷专门出资兴建的官窑,宫廷用瓷是从民窑精品中挑选出来的,或者选择工艺高超的一些民窑定烧的 。
一饱眼福!欣赏馆藏级汝瓷

文章插图
汝窑的统计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有个别汝窑在私人手里,未必能统计到,目前有一个统计比较可靠,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大约有67件 。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汝窑绝大部分都在世 界 级博物馆里,可能供你收藏的机会微乎其微,说起来,这都是稀世之珍了 。今天要想看到汝窑,到哪儿去看呢?台北故宫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其余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都有汝窑的收藏和陈列,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
宋代汝窑器确实都有不规则的缩釉点,这在新仿品中较少看到 。缩釉点中经常看到胎色,不过这种胎色不是胎本色,而是发黄的土色 。
一饱眼福!欣赏馆藏级汝瓷

文章插图
汝窑有开片、底为支钉烧造 。过去认为汝窑在历史上仅烧20余年(在2000年后由铁源著《宋辽陶瓷鉴定》一书中说)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汝窑烧造时间为北宋初至北宋晚期的150余年,烧造的器物既有宫中传世品,也有民间日常生活用瓷,不反对汝窑的“官窑”性质,又将“民汝”并入汝窑 。这种观点是随现代 考古挖掘的出现,来认识的,这也是 拓宽了人们对汝窑瓷的认识眼界和收藏需求,当然也对官汝、民汝、好的、差的等问题产生了鉴别上的需求 。汝窑的款识有“奉华”、“蔡”、“甲”、“乙”、 “丙”、“丁”字等,字以微凸雕为佳,在五大名窑中常有以汝窑为魁之说 。但如何能鉴赏到好的精美的汝窑瓷和见到一件一般的汝窑瓷是不一样的 。人们追求想见 到的往往是宋代的最 佳的汝窑瓷器 。所以人们常说:“家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制作时,是否以玛瑙作釉我们不得而知 。虽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与一般石英砂作釉料关无区别,但玛瑙往往含有铁等着色原素,以玛瑙作釉料右能对汝瓷的特殊色泽有一定作用,宫廷用器不计成本,以奢 侈豪华为尚,且汝州确也产玛瑙石,所以汝窑釉中有玛瑙石也确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