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而精美——馆藏级汝瓷高清大赏

汝窑器的造型品类,不仅有传世品中常见的瓶、樽、盘、洗等,而且壶、罐、灯、炉、盒、钵和豆也相继出现,带镂孔座的玉壶春瓶、刻花鹅颈瓶、盘口折肩瓶和各式碗、盘残片也大量出土,极大地丰富了汝瓷造型艺术的品类和内容 。

稀有而精美——馆藏级汝瓷高清大赏

文章插图
汝窑瓷器以其温润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被视为青瓷之冠 。因烧制时间短,传世品极少,历代视为稀 世 珍 宝,目前全世界仅存约70件,其中21件藏于本院,此次将首度全数展出 。为配合展览,同时商借中国河南省文物局的考古出土文物、英国伦敦大学戴维德基金会收藏之原清宫旧藏汝窑,以及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的高丽青瓷,也将一起展出,呈现北宋汝窑在陶瓷发展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
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宋代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 。
稀有而精美——馆藏级汝瓷高清大赏

文章插图
汝窑,始于北宋晚期,是中华传统制瓷著 名工艺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以烧制青瓷而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瓷文化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 。汝窑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烧瓷时间较短,传世品不多,辗转无穷岁月留存至今,品相完好者极为珍罕,乃凤毛麟角的存在,非常珍贵 。
汝窑平件支钉断痕形似芝麻形,较小的和温度低的器物则钉痕小,较大的和温度高的器物则钉痕大 。汝瓷器物的线条拐角处和支钉钉痕处会聚很厚的釉,能把附近的釉层拉薄漏出胎色,这种拉力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稀有而精美——馆藏级汝瓷高清大赏

文章插图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 。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
【稀有而精美——馆藏级汝瓷高清大赏】汝瓷胎质相对来说应该属于疏松并有空洞,这就让我们想到,虽然在当时烧制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釉色做将来”的天青釉,但是作为釉色的牺牲品,胎质疏松则不可能作为“官窑”供奉 。故窑工发明了这具有北宋汝窑造型特点的支烧工艺 。以弥补胎面生烧而缺乏的玻璃光泽的缺点 。同时为了弥补胎质疏松因起的粘合度不好,窑工便把泥胎做的稍厚,以增加瓷器强度 。而一般我们发现的汝瓷,厚度都大约是定瓷的1—2倍,一般都在2—3毫米左右,也有达到3—4毫米左右的 。这到为我们鉴定汝瓷提供了很多简便 。同时,胎质的疏松也解释了在很多文献中所说“轻叩汝瓷,声如磐石”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