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节前决策最后时刻!持股成主流 顺周期、可选消费、科技最受关注

_原题为:持币还是持股?到了节前决策最后时刻,持股成主流,顺周期、可选消费、科技最受关注
摘要【到了节前决策最后时刻!持股成主流 顺周期、可选消费、科技最受关注】节前“持股持币”已到决择的最后时刻,采访人员采访调查发现,机构支持持股过节成主流 。多家机构认为,节前逢低抄底是布局四季度行情的好时机 。而在机构节前的调仓换股中,顺周期股、可选消费股和调整到位的科技股等成为布局四季度行情的首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机构节前的调仓换股中,顺周期股、可选消费股和调整到位的科技股等成为布局四季度行情的首选 。
连跌三天后,在节前只剩最后两个交易日时,A股终于反弹 。
然而长假之前,资金已无心恋战,成交相当清淡 。
节前“持股持币”已到决择的最后时刻,采访人员采访调查发现,机构支持持股过节成主流 。多家机构认为,节前逢低抄底是布局四季度行情的好时机 。
而在机构节前的调仓换股中,顺周期股、可选消费股和调整到位的科技股等成为布局四季度行情的首选 。
资金无心恋战
9月29日收盘时,上证指数涨0.21%,深证成指涨 1.10%,创业板指涨1.67%,科创50涨3.81% 。
尽管市场上涨,不过清淡的成交量让市场没有多少兴奋 。
9月29日全天两市成交额仅6080亿元,此前两日分别为5403亿元和5694亿元,较7月份高点时跌去大半 。
上周(9.21-9.25)两市A股日均成交额已低至0.67万亿,较前一周减少一成 。
事实上,节前最后两周,资金已无心恋战 。
尽管多头情绪仍较强,但各路游资已提前进入休假状态 。
而北向资金连续第7个交易日净卖出 。9月29日当天净卖出0.94亿元,最近七个交易日净卖出258.83亿元 。
对于A股近期的流出,国泰君安认为,以北上为代表的海外投资者卖出A股主要源于不确定性环境中风险偏好下降以及其重仓股高估值隐含的风险补偿不足 。
国泰君安指出,2020年以来外资配置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2020年1-5月,以消费医药为配置重心;2020年5-7月,周期、科技增配超过消费医药;2020年7月至今,外资大幅减持消费、医药,增持周期与科技 。
持币还是持股?
临近国庆中秋长假,到了最后决定“持股还是持币”的时刻 。
多家券商机构的研究支持“节前下跌,节后反弹”的观点 。
天风证券的研究显示,历史经验表明,国庆长假前是跌多涨少 。09-19年共11个年份中,有8个年份大盘在国庆前两周下跌,7个年份在国庆前一周下跌;创业板指的情况要略好于上证指数 。推测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资金在长假前本身有一定的避险需求;另一方面,跨季资金面比较容易出现偏紧的情况 。
而今年的情况是,节前确实下跌了 。9月以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5.05%、6.23%、6.06% 。自上周以来(9.21-9.29)分别下跌3.41%、2.60%、1.06% 。
不过,经验数据表明,在假期后市场出现“反转”的概率比较高 。按前后10个交易日看,8次节前下跌的年份有7次在节后反弹;按前后5个交易日看,7次节前下跌的年份有6次在节后反弹 。
“假期之后资金面的边际变化和三季报业绩兑现情况,将成为市场方向和结构的决定因子 。”天风证券指出 。
国泰君安证券喊出,不畏恐惧,持股过节 。
“我们与市场交流下来,恐慌情绪较大 。但是我们认为,不要让恐慌情绪遮蔽当前的胜率和赔率机会 。我们认为,风险事件带来的下跌往往都是较好的买入机会 。”国泰君安建议,首选科技和可选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