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补充误区


家长对宝宝的营养补充过于关注和焦虑 , 但又缺乏科学的知识 , 所以在营养方式上出现了许多误区 , 从而影响了宝宝的生长发育 。
再者 , 因为家长对宝宝的溺爱及不当的喂养方式 , 使得宝宝养成了诸如厌食、不会咀嚼、易呕吐、偏食、排食和吃得太多或太少等不良习惯 , 从而使宝宝得不到足够的、全面的营养 。
营养补充误区1:不重视泥糊状食品的添加
专家分析:在4—6个月时 , 单纯的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需要 , 必须添加含有大量小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又能适应其消化能力的泥糊状食物作为“辅食” 。然而长期以来 , 家长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有些喂养的宝宝到8—9个月时还没有建立喂泥糊状食品的习惯 。
不及时进食泥糊状食物 , 不但无法使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 , 而且由于4—6个月是婴儿促进咀嚼功能和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 , 延迟添加泥糊状时区会使婴儿缺乏咀嚼的适应刺激 , 使咀嚼功能发育延缓或咀嚼功能低下 , 引起喂养困难 , 从而易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不良、操作智商偏低的现象 。
【宝宝营养补充误区】因此 , 我们鼓励给4—6个月的婴儿添加泥糊状食品 , 首选是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 。
要用小匙喂 , 只要每天坚持 , 经过10次左右宝宝都能学会吃米粉 。同时要保证泥糊状食品的质量 , 逐渐添加不同颜色、不同味道和不同质地的食物 , 如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肝泥、肉泥等来刺激宝宝的味觉 , 同时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
营养补充误区2:血红素铁的摄入过少
专家分析:缺铁性是婴儿时期的多发病 , 主要是由于铁缺乏引起 。在婴幼儿体内 , 铁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物 。
食物中的铁有两个来源 , 一种是血红素铁 , 它来自于含动物蛋白质高的食物 , 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和鱼等 , 这些食物不仅含铁量高 , 而且在吸收过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响;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 , 它来自于蔬菜、谷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 。
目前在小孩喂养中 , 家长喜欢给宝宝吃鱼、虾(虾的铁含量较低) , 觉得肉类不易烹调 , 宝宝嚼不动 , 不易消化;认为肝脏是解毒器官 , 其中有很多“毒物”而很少给宝宝吃 , 以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 , 同时也会减少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
为了预防缺铁性 , 除了要鼓励喂养(中的铁吸收率高) , 不足时应食用配方奶粉 。4个月后要添加有强化的营养米粉外 , 在6个月后应逐渐添加肝泥、肉泥以增加血红素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