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0-6岁宝宝的听觉智慧

宝宝迟迟不会说话,父母往往以为孩子是不会说的原因,而并没去了解听觉在宝宝学说话甚至是成长的整个过程中的意义 。听觉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对今后的一切学习有着绝对的影响,而且它还会波及到人际关系的好坏 。试想,一个上课不能或不会认真听课的孩子学习当然不可能会好;在与小伙伴玩游戏时,由于听不清游戏规则,那就会被认为故意捣蛋而失去人缘 。
因此,爸爸妈妈们有必要明确有关宝宝听觉的一个思路,即婴幼儿期是宝宝听觉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宝宝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的听觉刺激,就会使宝宝的听觉发展受到阻碍,而当听觉有障碍时,势必会导致孩子的语言发展的滞后性 。因为语言学习,必须先要借助于听觉获得外来的讯息基础,儿童以此才能在脑中内形成有意义的形象,然后才能通过嘴巴说出 。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听觉对大脑认知和思考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爸妈应当好好帮助宝宝学习 。
强强由于妈妈工作忙,从小就被寄养在外婆家里,平时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和父母团圆一次 。外婆怕强强磕着碰着不好向女儿、女婿“交代”,于是就很少让强强离开家门 。在家里,外婆也是尽可能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将强强可能会磕碰到的东西都束之高阁起来 。强强都2岁了,还从来没有玩过楼下的滑梯,走路也不是太稳当,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发音也不很清晰,综合观之,强强各方面的发展指标都要比同龄的宝宝要逊色一些 。强强入小学以后,问题就突显严重起来,讲话口齿不清,拼音念不准阴、阳、上、去四声,记不住字形等等 。这可急坏了爸妈,到处寻医找方,以弥补自己早期的疏忽,试图让宝宝脱离困境、尽快地耳聪目明起来 。
看到听觉对宝宝日后的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宝宝拥有发达的听觉呢?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先不必盲目着急,静下心来看看下面的内容,或许它们对你会有一定的帮助 。     
从胎宝宝到1岁
胎儿3个月时,就能听到母亲体内的声音,5个月大的时候,听力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听到母亲体外的声音并做出反应 。当妈妈边抚摸肚子边对宝宝说话时,胎内的宝宝没准正竖着耳朵听你的“教诲”呢!
1 。妈妈的声音就是宝宝的“天籁” 。有研究表明,妈妈声音的频率是宝宝最喜欢、也是最适合于宝宝的 。经常和宝宝说说话、讲讲故事,让宝宝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这对日后宝宝与你形成良好的依恋大有裨益 。此外,妈妈话语中体现的喜悦或愤怒之情都能被宝宝所识别,可以说,妈妈的感觉就是宝宝的感觉,因此,妈妈保持愉快的心情对宝宝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
2 。妈妈是宝宝最好的音乐老师 。从胎儿时起,你就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平和安详的古典音乐:“摇篮曲”、“献给爱丽丝”,轻松欢快的儿歌:“猜调”、“小蜜蜂”以及旖旎缠绵的民歌:“茉莉花”、“兰花草”等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些音乐只有让妈妈听了以后自己觉得舒服才能对胎儿产生好的影响,如果妈妈感觉被勉强着听完了这些曲子,那么对宝宝来说感觉一定不好 。所以,妈妈要记住,无论怎样,你要选择你所喜欢的音乐来听 。
3 。巧用“妈妈调” 。由于刚出生的宝宝对某些声音具有本能的听觉偏好,因此,当成人对婴儿说话时,可以用一种相当特别的方式——妈妈调 。比如:说话时的语调要夸张一些,抑扬顿挫,语速缓慢、清晰,同时还会伴随明确的动作或物品示范,还可以用叠音词(肚肚、褂褂)等,这样就比较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