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愤青教授讲孩子成才之道

听最牛愤青教授讲孩子的成才之道
早报讯 不要让孩子去争第一!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到大学以后就不读书了?那是因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时候都不让他玩 , 所以他只能到大学里玩……昨天下午 , 由浙大团委和杭十五中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少年大讲堂”开讲 , 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作首场报告《一个教授眼中孩子的成才之道》 。听听这位曾被评为“最受学生喜爱老师”和“最牛愤青教授”的成才之道 , 对家长们或许有启发意义 。
曾有喜欢郑强的学生在网上整理了“强哥语录” , 而在昨天的报告中 , 经典语录同样频频闪现 。
语录一:不要鼓励孩子为了得到小红花 , 拼了老命去跑那30米或300米 。
“孩子的成长不是30米、300米、3000米赛跑 , 而是万米赛跑 , 不要太看重某个时期的领先或落后 , 不要让孩子去争班里的第一 。”郑教授话音刚落 , 听众席里就爆发出一阵掌声 , 采访人员身边的一个初一男生迅速从包里掏出一本笔记本 , 把这句话抄了下来 , “不要争第一 , 回家念给老妈听去 。”
语录二:培养孩子如同制作精美的陶器 , 是一个系统工程 , 每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分工 , 不能急于求成 , 颠倒程序 。
“现在中小学、幼儿园的老师们太辛苦了 , 但他们耗费的精力并没有得到成比例的回报 , 原因就在于程序错了 。”郑教授形象地把孩子的成长比喻成制作陶器的过程:混土(幼儿园)→做坯(小学)→晒坯(初中)→上釉(高中)→烧窑(本科)→出窑(研究生) 。
“现在少年宫的钢琴班、计算机班、英语班 , 哪个门前不是车水马龙?幼儿园里就在‘讲坐姿、立规矩’ , 哪有这样磨灭孩子天性的!”郑教授认为 , 现在的教育存在一种误区 , 那就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大学化 , “事实上 , 这是在掠夺式地挖掘孩子的智力 。”
语录三: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到大学以后就不读书了?那是因为读幼儿园的时候你们不让他玩 , 读小学的时候也不让他玩 , 读中学的时候还是不让他玩 , 所以他只能到大学里玩 。
【听愤青教授讲孩子成才之道】“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大学前’成绩这么辉煌 , 但至今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郑教授认为 , 提前、超量地灌输知识 , 会极大地挫伤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摧残他们到大学后的发展潜力 。
语录四:现在那些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里 , 有几个是真正爱物理、爱化学的?当一个人把一件事当成是谋生手段的时候 , 他就不可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了 。
“在我们之前招收的那些奥赛获奖学生里 , 最后真正能潜心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成绩的人并不多 。所以 , 我们和其他一些高校近几年已经达成了共识 , 不再提前录取那些奥赛获奖的学生了 。”郑教授让学生们回家转告父母 , 教孩子学习钢琴、外语、绘画和计算机 , 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 教会孩子‘诚实做人’、‘不怕艰苦’ , 才真正给了孩子一生的顶天立地、用之不竭的素养和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