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不”的时候

宝宝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大人一定坚持自己是对的,那么“对立”马上出现;如果各退一步,那么必有一个转寰的空间,让双方都可以接受 。?
当baby第一次用舌头把奶嘴从口中顶出来时,做爸妈的会有什么反应??
当baby变成了宝宝,他把碗推开,并且说:“不要!”这时爸妈是继续喂,还是接受他的No信息?
有一回应邀至一家托儿所演说,我请爸妈说出孩子令人头痛的行为,结果一一写在白板上时,竟然出现最多的是孩子的反抗行为,例如:顶嘴、不听话、霸道、固执、不讲理……哇!他们的小朋友才三四岁,却已经让爸妈束手无策了,那一路成长下去,可不知道还有多少对立和争执呢!
这时我问现场的爸妈:“如果今天换成你们家小朋友坐在这里,我问他们最烦恼的事,会不会也说出相同的字眼?”说到这里,爸妈们都笑起来了,确实,将心比心,可能子女们也正在想不通:“为何爸妈都不了解我?为什么爸妈都要坚持他们的想法来勉强我?”
想想当年自己年纪轻轻就做妈妈,不也是度过那种总认为是孩子不服管教的时期,如今回想起来——假设当时白天上班不要太疲累,假设当时能多吸收养育子女的信息,假设当时能勇于向周边家人寻求人力支持,假设当时能更有耐心聆听两个儿子的心声……相信当时的亲子冲突可以缓和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再度披挂上阵照顾皮皮,当他说“不”的时候,我比较能带着欣赏和学习的心态来接受了 。
?第一次摇头了
?皮皮在满八个月时,有一天早上,由于奶瓶内还有喝剩的牛奶,总觉得丢了可惜,于是倒在小碗再加两匙麦麸,心想或许他会再补吃一点,没想到第一汤匙递到口边时,他摇摇头,我再试第二汤匙,他还是摇摇头 。
由于从没见过他如此清晰地表示相反意见,因此对这个“摇头”动作,我觉得有趣也认为需要深入研究,究竟是要勉强他把麦麸牛奶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多吸收营养?还是当下放弃,反正也差不了这一餐?
正巧此时,我一眼瞧见柜橱上的香蕉,灵机一动,何不做个banana大餐呢?果然,当我把香蕉切成丁块,沾着麦麸牛奶,皮皮觉得好奇,结果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坐在娃娃车里的他,还兴奋地两手举高一跳一跳地 。
原来在宝宝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大人一定坚持自己是对的,那么“对立”马上出现;如果各退一步,那么必有一个转寰的空间,让双方都可以接受 。
皮爷的No教育
皮皮身旁有许多好朋友,其中之一是阿公“皮爷”,皮爷看到孙子这么小就懂得摇头表示“No”,他竟然高兴地说:“很好!在说Yes之前要先学会说No,你已经学到人际关系的窍领,不是什么事都要说Yes 。”
其实皮爷过去在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时,几乎是一路No到底的爸爸,既严格又啰唆,等到儿子们进入青春期,关系越来越紧张,皮爷从怒气冲冲,不能适应到诚心改进、爱孩子所爱,做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有了孙子后,皮爷全部的爱心、耐心表露无遗,皮爷等于从和孙子的互动,重新学到如何做个好爸爸,懂得聆听成年儿子的心声 。
碰到皮皮有No的信息,皮爷也有适度的引导方式 。皮皮在满月不久几乎每天都被皮爷抱到森林公园玩耍,一岁左右开始喜欢拿铲子、勺子在沙坑里和其他小朋友挖沙子,由于玩得开心,往往在太阳下山时还赖在沙坑,也就是皮皮会以No的信息拒绝回家,这时皮爷通常容许皮皮有一次说No的机会,接着说明白:“八分钟后一定要走哦!”
其实皮皮根本还没有时间的概念,但是在皮爷说话算话的原则下,八分钟后真的带着皮皮收拾玩具,一边拉动他的手,准备上路 。更重要的是,皮爷口气确定地说:“明天还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