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对维生素D中毒症

维生素D中毒症(vitamin D intoxication)是医源性疾病之一 。VitD中毒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时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鱼肝油、维生素D2(骨化醇)、维生素D2(胆钙化醇或胆维丁)和维丁胶性钙等 。
鉴别诊断
伴低热时须除外感染 。多尿易误诊为泌尿系感染,但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满意 。出现高钙血症时应与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骨转移、低碱性磷酸酶血症鉴别 。特发性高钙血症表现与VitD中毒相似,但无用VitD过量史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症状也与VitD中毒相同,血钙也升高,但X线表现为普遍性骨质稀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此外,单从X线骨片所见,尚需与佝偻病恢复期,铅、氟中毒等鉴别,要结合病史、体征、铋和血钙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
治疗
【临床应对维生素D中毒症】①VitD中毒确诊后立即停用D制剂及钙剂,避免阳光照射,给低钙饮食 。②控制感染,纠正脱水酸中毒 。一般病例经以上治疗须较长时间方渐恢复,血钙约经2~3月始降至正常,肾功能可延迟1.5年后才能恢复 。③特效疗法,且与VitD有拮抗作用 。口服强的松1~2mg/kg/d,1~2周后血钙即降至正常,一般连用服2~3周停用,血钙不再上升 。严重病例可根据血钙及X线照片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口服硫酸可减少钙的吸收,较大儿童可用1~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