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暖茶温,话尽心事,如此足矣

其实 , 如人一样 , 茶也有性子 。性烈者如妙玉晴雯 , 宁为玉碎 , 不为瓦全 , 像炭烧乌龙 , 面黑心狠 , 入口即夺人魂魄 。性温者如安吉白茶 , 悠悠荡荡 , 率性而归 , 凤羽玉肤 , 淡颜素心 , 一派天真 。当然 , 也有夫子一样“温而厉”者 , 如六安瓜片 , 初入口倒也平和 , 稍有贪杯 , 便会知晓它的手段 。

秋暖茶温,话尽心事,如此足矣

文章插图
茶是全球第 二大流行饮品 , 程度仅次于水 。不仅如此 , 它还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难题 。从古至今 , 茶始终为我们展示着它神奇的力量 , 无论是在轻松愉悦还是庄重严肃的场合 , 它都无可替代 。茶起源于中国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成功在全世界生根发芽 , 结合不同的风土人情 , 发展出了独特的茶文化 。
茶 , 生于天地之间 , 采天地之灵气 , 吸日月之精华 , 茶里藏河 , 茶中有山 , 一壶茶在手 , 如天 人 合 一 , 如抚日托月 , 如捧着千山万水 , 在属性上 , 它隶属于灌木或小乔木 , 但却不仅仅是树叶 ,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这小小树叶 , 寄予的情怀赋予它了一种独有的厚重感 , 早在神农氏时期 , 茶叶就出现了 , 兴盛于唐宋时期 。在历史长河中 , 茶 , 不知给多少文人墨客以慰藉 , 又寄托了多少人的悲喜 。
秋暖茶温,话尽心事,如此足矣

文章插图
“禅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 , 全靠自己去体会 。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 。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 。
从文献史料来看中华茶文化的流变 , 大致可划分为南北朝以前、唐宋时期以及明清以后三大阶段 。茶文化兴起于巴蜀 , 而后渐东移 , 往长江下游发展 , 据《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其果实之珍者 , 树有荔枝 , 蔓有心蒟 , 园有芳蒻香茗 。上贡的茶不是深山野岭的野茶 , 而是专门有人培植在茶园里的香茗 。由此文献可见茶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时 , 即有相当的地位 。这与《茶经》中说茶之为饮 , 发乎于神农有出入 , 《神农食时经》为何人所作、何人所写 , 无从查考 , 相对之下《华阳国志?巴志》则较具信服力 。
秋暖茶温,话尽心事,如此足矣

文章插图
烫茶伤人 , 糖茶和胃 , 姜茶治痢;饭后茶消食 , 空腹茶心慌;午茶提神 , 晚茶失眠;隔夜茶伤脾 , 过量茶消瘦;淡茶温饮 , 清香养人 。——《饮茶歌诀》
众所周知 , 茶叶的健康功效 , 属于调养型的养生良品 。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清 除自 由基、抗氧化 , 促进血脂代谢 , 有效地防癌抗癌;茶里的咖啡因没有咖啡对人的刺激性强 , 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兴奋作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以有效美容保养的好东西 , 是女性抗衰老的好东西 。
茶 , 源于自然 , 汲日月精华 , 沐春秋洗礼 , 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灵性 。茶可以洗去浮尘 , 过滤心情 , 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拉得更紧密 , 拉得更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