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聪目明”可以教出来

【“耳聪目明”可以教出来】您也许说:孩子有眼睛,有耳朵,还不会观察?其实,观察并非易事,即使是让成人对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同一件事,在事后进行描述,也会因各人观察力的不同,使其描述事实的准确率有很大差异,何况孩子的感知和观察存在目的性差、持续性差、概括性差、精确性差的特点 。所以,不是有了眼睛,有了耳朵就等于会观察 。那么,您该怎样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来发展其观察力,教孩子耳聪目明呢?如果你们恰巧在野外,您捉来一只青蛙,问孩子:“你知道青蛙是怎样钻到地下过冬的吗?”孩子十有八九会说:“是头向下挖土钻进去的 。”其实,青蛙是屁股向下,后腿不断向上蹬土,慢慢“坐”进泥土里去的 。您跟孩子讲明之后,他一准会哈哈大笑,定要找机会兴致勃勃地去实际观察一番了 。如此,他观察起来会既持久又精细 。国外有一个教学实验:一位女教师给孩子们讲松鼠 。她挂上一张画有松鼠的挂图,讲了许多松鼠的习性和生活方式等等,却一点儿也没谈到松鼠的外貌 。随后她取下挂图,叫孩子们在厚纸模板上画出松鼠的图形并染色 。出人意料的是,这对幼小的孩子竟是非常困难的任务,孩子们纷纷发问:“老师,松鼠是什么颜色的?它的眼睛怎样?有没有胡须?”您也许问,孩子们没看刚才的挂图吗?看了,可“看”出的东西很少 。为什么?因为目的不明确 。既然孩子的特点如此,我们怎么办呢?在看之前就跟孩子们讲清楚:看看松鼠是什么颜色,眼睛是什么样子,嘴是什么形状,有没有胡须,过后比一比看谁画得准 。这就是明确观察的目的 。您可以教孩子这些观察顺序: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由外向里,由整体到细节,由主要的明显特征到次要的不明显的特征等 。比如,观察大红萝卜,可以教他先看萝卜是什么形状,再看叶子是什么颜色,根须又怎样,再切开看看里边是什么样的……结合语言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更重要的在于对观察所得的具体认识便于进行概括 。比如观察“b”与“d”、“f”与“t”的差别,边观察边说一说,就特别容易把它们区分开来 。结合语言活动的具体办法有两种:一是让孩子自己边观察,边自言自语说出事物的特征;二是大人在孩子观察时从旁用语言提示 。比如,让孩子观察冰,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用东西敲打,再观察小冰块在手里如何化成水,水放在哪儿会结成冰 。这样,孩子不仅知道了冰的好多特征,还知道了冰与水的关系 。您知道,观察,绝不等于单纯用眼睛看,应尽可能让多种感官参与 。鼓励和监督,既可以促使孩子观察持续的时间长一些,又可以强化孩子观察的积极性 。就是孩子因为观察什么东西正入迷而不顾吃饭的时候,您也该从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出发,可不能泼冷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