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刘禅的态度就明白,为何魏延守汉中十年,姜维却守不住一个月( 二 )


但是“敛兵聚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守住汉城、乐城、阳安关!如果守不住,别说全歼魏军,汉中丢掉也只在眨眼之间!结果阳安关守将蒋舒开城投降,致使入蜀道路门户大开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姜维的这套“敛兵聚谷”,其实就是典型的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他高估了当时蜀军的战斗力,也高估了蜀将们对蜀汉的忠诚 。

看看刘禅的态度就明白,为何魏延守汉中十年,姜维却守不住一个月

文章插图
二、蜀国朝廷内斗,国力日衰 。
诸葛亮时期,由于诸葛亮治国有方,蜀汉国力尚存,虽历次北伐但民不怨、官不聊,并且魏延也有能力防守汉中,拒敌于国门之外 。但是姜维时期,朝廷内斗奸宦掌权,朝中并不支持姜维北伐,并且在后期宦官黄皓及部分官员,包括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想要弹劾姜维,姜维在朝中被孤立,得不到刘禅支持,权力争斗极大分散了蜀汉的凝聚力 。
此时的经过刘备夷陵之战大败、诸葛亮六出祁山一系列军事行动、姜维九伐中原,军队一直消耗,却无法得到补充 。魏、蜀、吴虽然勉强形成天下三分之势,但是三国鼎立已走近尾声,魏国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 。汉中丢失、蜀国灭亡不是姜维一个人的锅,病入膏肓非一日之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不该只由姜维一人承担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圆明园中,有一个不惧火烧的国宝,英法联军没有抢走,至今还在
明末清初时期,满族从关外入侵,成功夺取了中原政权,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由于满清统治者一直生活在东北关外,习惯了凉爽的气候,对北京干燥炎热的气候十分不适应,因此从康熙初年开始,皇家就开始大肆建造风景园林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是清朝皇帝避暑的…
【看看刘禅的态度就明白,为何魏延守汉中十年,姜维却守不住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