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奇案:新婚夫妇被杀,蜡烛却不翼而飞,御史揭开一桩案中案( 二 )


清朝奇案:新婚夫妇被杀,蜡烛却不翼而飞,御史揭开一桩案中案

文章插图
对于史玉端的问话,段洪生自然不肯承认 。于是史玉端动用了大刑,段洪生被屈打成招 。但困难的一点是,找不到杀人凶器 。但由于段洪生嫌疑比较大,所以史玉端便将他判了死刑,并将卷宗上报 。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张成刚在看到卷宗时,发现疑点很多 。连凶器都没有找到,就判处段洪生死刑,这不是草菅人命么?所以他决定重新审理此案 。
张御史重查此案
张成刚首先来到了被害人的家中,询问董强夫妇:“新人房中除了打斗的痕迹外,可曾有东西丢失?”因为在张成刚看来,除了情杀外,也有仇杀或为钱图财害命的情况 。董强回忆了半天,说道:“其他东西都没有丢失,就是房中的一对大红蜡烛不翼而飞 。”“蜡烛?什么样的蜡烛?”董强说:“是一位乡亲送来的,我见这对蜡烛比较大,样子也好看,便点在了儿子的新房中 。但现在却找不见了 。”
张成刚问:“是谁送的蜡烛?”董强答:“市头镇客栈伙计张亚平 。”于是,张成刚叫人把张亚平带到董家 。张亚平来到董家后,神色慌张,表情很不自然 。张成刚久经官场,自然看出了张亚平的问题 。当即一拍桌子,喝道:“大胆张亚平,你犯得错事,还不如实招来?”
清朝奇案:新婚夫妇被杀,蜡烛却不翼而飞,御史揭开一桩案中案

文章插图
张亚平以为自己的事已经被官府查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叫道:“老爷饶命,小人一时糊涂犯下大错,还请老爷开恩 。”张成刚镇定地说道:“你把事情从实招来,本大人必定秉公处理 。”张亚平认为自己在劫难逃,便将实情都说了出来 。
真凶落网
原来在不久之前,张亚平店中来了两位客人,他在送茶水的过程中偷听到二人对话 。一名年轻男子说:“也不知这栖霞县令肯不肯通融?若是他不肯通融,海庆的性命恐怕不保 。”另一名年长男子说:“放心,老爷已经打过招呼,栖霞县令那边应该没问题 。但具体是否通融,不还是看咱们箱中的宝贝么?”
而张亚平听到此处,也起了贪念 。之后,张亚平埋伏在二人必经之路上截杀了他们 。但打开箱子后却傻眼了,只见箱子中是40根大红蜡烛 。张亚平叫苦不迭 。后来董强儿子结婚,吝啬的张亚平不想出贺礼,便从箱子中拿了两根大红蜡烛送去 。但在婚礼前一晚上,张亚平点蜡烛的过程中,不慎将蜡烛掉落地上,才发现里面竟是黄橙橙的金子 。原来那二人为了掩人耳目,将金子熔化后藏到了蜡烛里 。
清朝奇案:新婚夫妇被杀,蜡烛却不翼而飞,御史揭开一桩案中案

文章插图
张亚平岂能把这么多金子白白送给董家?所以便在婚礼结束后偷偷潜伏在董家 。当天晚上,他偷偷吹灭蜡烛准备带走时,不小心被董朝文夫妇发现 。张亚平心中一发狠,便杀了二人 。屋外的董强以为是儿子、儿媳闹别扭,便没有多想 。在杀了董朝文夫妇后,张亚平悄悄离去 。后来段洪文被判了死刑,他就更高枕无忧了 。没想到张成刚却查到了他的身上 。
案中案
张成刚也没想到,此案居然还牵扯出另一起案件,立刻派人前往栖霞县调查 。而名为“海庆”的男子,则是重点调查对象 。很快,调查人员回来报告:当地还真发生了一起案件,一个名为李海庆的男子,杀害了一名女子和四个孩子 。被人举报后,当地官府将其捉拿归案 。据了解,李海庆已经被处死 。
“难道栖霞县令秉公执法,没有收受贿赂?”张成刚再次带着人明察暗访 。结果发现,李海庆还活得好好的,只是改名换姓,换了个地方生活而已 。后来张成刚又通过抽丝剥茧查到,李海庆杀人后,他的父亲李贵找到了其大舅福山县丞郭海峰疏通关系 。郭海峰给栖霞县令打了招呼,同时指点李贵派人送礼 。李贵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便将金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外边裹蜡送给栖霞县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