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之战时,刘备为何要让庞统随军,却将诸葛亮留下来镇守荆州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得其一,即可安天下!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后就如鱼得水,事业也开始蒸蒸日上了 。
然而,令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就是这位既有仁人君子之心,又有英雄豪杰之才的蜀汉丞相,却很少跟随刘备征战沙场 。即便是刘备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场战役:奠定刘备基业的入川之战、稳定四川的汉中之战以及对蜀汉影响极大的夷陵之战,我们都没有看到诸葛亮的身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入川之战时,刘备为何要让庞统随军,却将诸葛亮留下来镇守荆州

文章插图
公元211年刘备入川时,将诸葛亮和关羽等人留下镇守荆州,而是命帐下谋士庞统以及数万步卒随自己入蜀与刘璋会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元214年,庞统在率众攻打雒城之时身中流矢,不幸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
庞统的死不禁令人感到惋惜,但更多的人却认为,刘备入川时命庞统随军,原本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当时是诸葛亮随军入川的话,其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刘备又为何会做出如此决定呢?
入川之战时,刘备为何要让庞统随军,却将诸葛亮留下来镇守荆州

文章插图
首先,卧龙、凤雏虽说齐名,但他二人的特长却是有差异的 。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是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对诸葛孔明所作出的评价 。其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才干更多是体现在治国安民方面,而军事才能相比较庞士元来说还是略逊一筹的 。这一点从刘备取川时,庞统所献出的上中下三条计策就可以看出 。
而且那时候荆州初附,刘备如果只留下性格刚戾且骄矜自傲的关云长留守坐镇的话,显然有些不太妥当 。此时,就必须要留下一个人来和关羽共同镇守荆州,但这个人不可能是刚刚依附自己,且在军中还未树立起威信的庞统,只能是诸葛亮莫属 。
入川之战时,刘备为何要让庞统随军,却将诸葛亮留下来镇守荆州

文章插图
其次,诸葛亮与庞统二人在性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
和庞统相比,诸葛亮虽说更为年轻,但处事却永远都是小心谨慎,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习惯观望大局的他从来都不会做一件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 。反而是庞统的性格要更加地直爽率性,在遇到一些难以抉择的事情时能够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 。
比如,就在刘备兵不血刃地拿下益州,兴奋地饮酒庆祝之际,庞统就曾毫不犹豫地出面制止刘备 。庞统对刘备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如这般得罪主公且煞风景的话,想必做事谨慎的诸葛亮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说的 。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性格确实更适合治理国家,而庞统的直率性格则更适合随军出征 。
入川之战时,刘备为何要让庞统随军,却将诸葛亮留下来镇守荆州

文章插图
另外,庞统加入刘备集团较晚,相比起诸葛亮,他更需要建功立业树立威信 。
在刘备看来,此次命庞统随军入川,如果能够顺利拿下益州,那么对于他在军中树立威信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样一来,不仅维护了蜀汉集团内部的公平性,不至于让以诸葛亮为首的旧属们功劳过多而遭人忌恨,同时还避免了庞统因为没机会施展才能而心生不满 。
可以说,刘备的考虑还是很周全的 。他其实就是想要诸葛亮、庞统等人都可以各展所长为蜀汉效力 。
入川之战时,刘备为何要让庞统随军,却将诸葛亮留下来镇守荆州

文章插图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备对于诸葛亮显然要更加地信任 。

毕竟,作为刘备的老部下,诸葛亮在其四处逃亡、身无定所的时候就义无反顾地跟随着他,这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他也绝对的信任这个军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