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参考项了解孩子个性( 二 )


从“饥饿法”可以看到,潜意识教育经常有一个特点,就是教育者一般都隐蔽教育的意图,其教育方向从表面看来似乎与正面教育相反 。然而,由于能激发被教育者的主动精神,所以潜意识教育比正面教育效果经常会好得多 。
巧妙转移幼儿园的哭声
每当新学期的第一天,如果路过某些幼儿园,会遇见许多父母带着新入园的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大门 。但是,父母的离开却是很不容易的事 。往往要用许多巧计欺骗孩子,但到头来仍会传出长久的撕心裂肺的哭声 。怎样才能使这种哭声消失?这些幼儿园的一些教师以为这是不值得思考的问题 。甚至安慰父母说:没有大事,让他哭三两天,以后就习惯了 。
她可能不知道,三两天后孩子虽然真不哭了,但却在潜意识里种下了对幼儿园的恐惧,进而是对所有学校教育都产生一层阴影 。这对未来的学校学习将是很难补救的心理损伤 。
在美国的幼儿园,却有一种对这类母子分离的“绝望反应”的对付方法 。这种方法其实又可归结为潜意识教育法 。
美国的

12 3
9个参考项了解孩子个性
教育,有时需要你坚决说“不”



幼儿园一般在幼儿初入园前有一个参观幼儿园的安排(时下不少国内幼儿园也已设置了这一节目) 。
一次,一位母亲带着四岁的孩子来到幼儿园 。
一位幼儿教师带领他们到处参观 。当看到小班孩子绘画的展览时,孩子说:“这些画真难看!”他妈妈纠正他:“不能这样说,你画得也没他们好呢!”但老师温和地说:“我们这里画画只是好玩,不一定要画得好看 。”接着来到游戏室,孩子指着一部小火车说:“小火车怎么坏了?”老师又笑着说:“玩具是用来玩的,坏了也没关系 。
”第二天,孩子来上学了,他完全没有哭,更没有绝望的恐惧 。他母亲问老师,为什么昨天这样回答孩子,老师说:“当孩子说画难看时,他其实是认为画好看,他担心自己画不了这样好看的画怎么办;回答他‘画得不好不要紧’,是解决了他的担心;当孩子说‘小火车怎么坏了’,是担心自己也会这样搞坏小火车 。”这个幼儿老师的回答,正好在潜意识层次解决了孩子的焦虑 。
因为懂得潜意识,这位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理解起码比孩子的母亲深了三层:
第一层是她知道孩子的“错话”是无意识而不是有意识的;第二层是她知道孩子心理深处的压力;第三层是她知道正确缓解孩子心理压力的方法 。懂得幼儿潜意识的需要,似乎是美国幼儿教师比我们多数幼儿教师在知识上的优势 。这种知识的优势,我们的幼儿教师和我们的父母都是应该学习掌握的 。
“学琴的孩子不变坏”
民间有一句老话是“学琴的孩子不变坏” 。“学琴的孩子不变坏”,这个说法当然是相对性的说法 。这个“相对性”表现在:
一,不是说一切学琴的孩子都不变坏,而是多数学琴孩子比较难变坏;二,“学琴”在这里不光指学会弹琴,更指学会欣赏琴音;因此,被强迫弹琴,对琴音一点不爱好的孩子是不在此列的 。
然而,即使是相对真理,也存在一个解释吧:学琴的孩子为什么不变坏?——这又牵涉潜意识教育的问题了 。
其实,人类的所有行为不光受意识支配,更受潜意识的支配 。潜意识的不满足,经常是推动人发动行为的动力 。
一个人受到潜意识的压力,几乎必然地会采取行动以使这个压力得到缓解 。缺乏文化艺术教养的孩子,缓解方式一般比较激烈,容易采用攻击性手段 。比如开口骂人、动手打架、抢其他孩子的玩具等 。但能欣赏音乐的孩子却懂得温和的缓解方式 。他们的心理节奏比较平和,他们在待人接物中因而也会比较优雅得体,这使他们不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不容易做过激的伤害别人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