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养孩子记忆能力的方法


家长培养孩子记忆能力的方法

文章插图
幼儿时期到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 。据统计 , 两岁的儿童两年内靠记忆学习到的东西 , 成年人需要五十年时间才能学到 。经常听退休的老人说 , 刚发生的事情转眼就忘 , 可是童年的事情却历历在目 。这说明孩童时期的记忆比成人时期的要牢固 。
孩子最初是无意识地获取大量信息的 。他们经常是由于事物新奇、鲜明而引发兴趣 , 达成记忆 , 他们的记忆通常没有目的性 。另外 , 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 , 多以机械记忆为主 , 对于一些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容易记忆 。因抽象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之中 , 幼儿靠形象记忆的成分较大 。
另外 , 儿童的记忆力处于波动状态 。
如一岁多一些的孩子不但能记住自己放置的东西 , 而且连家长找不到的东西有时都能帮忙找到 。但随着孩子周围信息量的膨胀 , 其记忆力逐渐相对减弱 , 而到了一定时期 , 如有的孩子在三岁左右又会呈现记忆波峰 , 记忆力明显增强 。这些规律的细微变化 , 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
如果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做起 , 对其记忆力做些有意识的培养 , 这对培养记忆习惯 , 形成记忆技能与能力是有益的 。
1 。生活是记忆的源泉
儿童无意识记忆的成分较大 , 在生活中 , 需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意识记忆的成分 。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大早 , 爸爸抱着七个月大的孩子到户外去玩耍 , 爸爸要教给孩子周围的东西各是什么 , 孩子会认真地记住 。爸爸随手摘下一朵花:“这朵花很漂亮 , 你拿回去送给妈妈 。”孩子拿着花 , 一回到家 , 就把手伸出去 , 把花给了妈妈 。爸爸说:“宝宝真好 , 把一朵花送给了妈妈 , 爸爸妈妈都很高兴 。”
电视里在播连续剧《三国演义》 , 一岁两个月的孩子对主题歌感兴趣 , 家长可以跟他一起听 , 听完以后 , 家长就唱这首歌 , 但中间要留出一两个字让孩子补出来 。等孩子完全会说话时 , 再唱这首歌 , 孩子就可将其完全唱出 。
把一些词意浅显、顺口的儿歌念给孩子 , 孩子会很有兴趣地把它记住 。电视里的广告有些是对儿童观察力、记忆力、模仿力都好的 , 可将孩子感兴趣的广告在看过之后与孩子一起背诵 。
也可以有意无意地问孩子一些问题来提醒他的记忆 , 但不用要求有精确的答案 , 例如:
早上吃了什么饭?
宝宝的玩具玩完了收起来了没有?放在什么地方了?
今天妈妈要上街买东西 , 要买什么东西 , 记得告诉妈妈 。
吃饭前要先干什么?
今天爸爸跟宝宝玩了一上午 , 玩了些什么?能不能说给妈妈听?
从我们家到外婆家 , 你该怎么走?
我们家电话号码是多少?全家人生日分别是哪天?
只要有意识地安排记忆 , 就可以在生活中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 既可形成有意识记忆的习惯 , 也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
2 。训练记忆的若干途径
在孩子两岁以后 , 就可以安排一些有意识的记忆训练 。例如:当每天早上孩子醒来但还没有起床时 , 家长就拿一个孩子较熟悉的玩具 , 不让孩子看见 , 只说出玩具的某些特征 , 让孩子猜猜你拿的是什么玩具?如家长可以说:“圆的 , 绿色的 , 这是什么?”如果孩子猜不出来 , 你可鼓励他大胆地猜 , 直到猜中为止 , 或再多说一些特征来让他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