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社交 少不了这9点指导

如何提高宝宝社交能力?宝宝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可以逐渐的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因此,育儿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宝宝的交际能力很重要 。下面这九点,爸妈一定要传授给宝宝喔!
宝宝学社交 爸妈一定要教这9点
社交能力不止是成人才需要,在宝宝的世界里同样也是一门大学问 。许多宝宝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各种原因,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的确存在一定问题,如何训练宝宝们的社交能力呢?
1、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
宝宝社交的第一步从出生就开始了 。虽然小小的他躺在那里还不能说话,但是通过哭、目光接触、笑等表情,我们的小社交家完全能和周围人互动起来:他能模仿周围人的表情,而很快,亲友们就能从小家伙的肢体信号中“破译”他的需要了 。
妈妈、爸爸、保姆或祖辈的抚摸、亲吻、及时的回应,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感,让他感觉良好,充满自信 。有了这种关爱的保障,小社交家才能安心地去“探索”外部世界,包括与各种各样的人“相遇”,并且建立良好的关系 。
可以说,合群的第一阶段是在孩子的家庭中完成的,尤其重要的是来自妈妈的爱 。
2、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
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来说,生活中有一个亲密的朋友都是很珍贵的 。你知道吗?当一个孩子有朋友时,玩的时间会比没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与人分享,同别人交流的时间更长 。
有些规则可以帮到你:
2岁以前,孩子们喜欢熟面孔,最好把熟悉的孩子放在一起 。陌生的孩子会让他们担心 。
多组织2岁以后的孩子参加偏“动”的游戏,如荡秋千或骑车等,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小伙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间的积极互动要比在那些安静的动手游戏(如搭积木)中的互动高出2倍 。3岁之前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时,喜欢有成年人在场 。虽然父母不一定要参与孩子间的活动,但要待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
3、保护自己是基本的态度
孩子间的小冲突,一般不必太认真,放手让他自己在历练中学会交往 。但是要注意控制一些极端行为,让他不被过度伤害,也不去伤害他人 。如果弱势的一方能够反抗并且懂得保护自己就好,但是如果孩子不会,就需要我们教给他保护自己的办法 。
及时闪躲、表达愤怒,甚至在不造成伤害的前提下“还手”也未尝不可 。在冲突中保护自己,这也是一种社会适应的方式 。
4、游戏是一种有用的准备
很多研究都证明,“角色扮演”游戏能帮助孩子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在这些游戏中,玩具可以给孩子另一个视角,让他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进而体会他人的感受 。
2岁以后,可以和孩子玩一玩角色游戏 。游戏之后,你们可以聊一聊:“刚才你演的是什么,后来又演了什么?这几个角色里,你觉得谁最努力?谁最有耐心?”
5、分享要靠后天学习
1 岁半以后,随着“自我中心”思维向“社会化”思维的转化,孩子所要学的一项重要的技巧,就是分享 。分享是其他友谊技巧的基础 。
分享并不是天生就会,只有到了3岁左右,才真正出现分享行为 。在学会分享之前,孩子先要知道什么是“我”和“我的” 。知道什么东西属于“我”,才能真正学会分享 。
分享意味着快乐 。硬逼着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是不现实的,只有孩子清楚了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同时他也期待着让别人与他同乐时,分享行为才能真正主动出现 。
6、我接受你的愤怒,但我不能允许你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