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惊,注意蛲虫!

有些孩子晚上睡觉时经常发生夜惊,而且经常说拉便便的地方痒,但去看医生又看不出个所以然,那可能是得了蛲虫病 。有些孩子晚上睡觉时经常发生夜惊,而且经常说拉便便的地方痒,但去看医生又看不出个所以然,那可能是得了蛲虫病 。蛲虫病是蛲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 。蛲虫又称为蠕形住肠线虫,成虫细小,像一小段白色的线头,雄虫长0.2~0.5cm,雌虫长0.8~1.3cm 。
蛲虫病经常会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中传播流行 。蛲虫感染在我国比较普遍,而且感染率是城市高于农村,尤其是集体生活的儿童感染率更高 。即使在发达国家美国和英国,蛲虫感染也是一种常见的蠕虫感染类型,特别是10岁以下的孩子 。
症状
蛲虫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肛门和女孩阴道周围的地方皮肤瘙痒,特别是晚上,孩子可能会突然惊哭,反复哭闹,因为当孩子熟睡后,雌虫会沿结肠下行,从肛门爬出,受温度、湿度改变和空气的刺激而大量排卵,随着排卵会分泌出一种可以导致瘙痒的黏液 。蛲虫排卵后大多数会死亡,少数雌虫可再进入肛门、阴道、尿道等处,引起异位损害 。
蛲虫病的全身症状有胃肠激惹现象,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还可能导致焦虑不安、失眠、夜惊、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少数情况下可引起异位寄生其他器官和侵入邻近器官引起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尿道炎症、阴唇炎、阴道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和腹膜炎等或在上述相应部位形成脓肿或肉芽肿 。如果感染较轻的话,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
因为症状一般是孩子熟睡后才出现的,而看医生一般都是白天去的,如果医生没有经验,就很容易漏诊 。
传播途径
1. 孩子用手挠肛门附近的皮肤时,虫卵沾到手指上,手指接触口部而感染 。
2. 感染期虫卵沾在衣物、食物或其他物品上,经口摄入而感染 。
3. 虫卵通过空气中飞扬的尘埃吸入引起感染 。
4. 虫卵在肛门附近孵出,幼虫进入肠内,造成逆行感染 。
蛲虫卵生存能力强,在室内和儿童指甲缝内可以存活2~3周,幼儿园的玩具、桌椅和图书都可能被虫卵感染,儿童间互相接触也会互相传染,和孩子接触密切的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的感染率也较高 。

孩子夜惊,注意蛲虫!

文章插图
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小儿夜间睡眠不安、夜惊,或肛门周围瘙痒者应考虑是否有蛲虫病,尤其是托儿所、幼儿园的孩子 。同班级或家庭中有类似症状的孩子,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
蛲虫一般不在肠内产卵,所以粪便不易检出虫卵,诊断蛲虫病有下面3个简单方法:
1. 晚上在孩子熟睡2~3小时后,拨开他的臀部仔细观察肛门周围皮肤皱褶处,如果有白色线头样小虫,就很可能是蛲虫的雌虫,必要时可以送医院化验鉴定 。
2. 早上孩子排便前,用透明胶在孩子肛门周围皱襞处轻压黏取可能的虫卵,然后把透明胶贴在玻片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虫卵 。如果没发现虫卵,可重复检查,一般应连续检查3天 。
3. 因为屁屁痒是蛲虫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孩子一般都会挠屁屁,可以从孩子的指甲下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虫卵 。
治疗
如果你觉得你或孩子可能有蛲虫感染,通常可以自己使用非处方药物进行治疗 。但孕妇、哺乳期女性、2岁以下儿童通常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只通过卫生措施来控制 。
常用于治疗蛲虫感染的药物有:甲苯咪唑(mebendazole)、阿苯达唑(albendazole)、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 。“安乐士”的主要成分就是甲苯咪唑,“史克肠虫清”的主要成份就是阿苯达唑 。因为蛲虫容易再感染和复发,所以这些药物都要吃两次,间隔2周,或按说明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