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入门篇

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 。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除了烧成技术欠缺外,还与釉层中釉灰比例较高有关 。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 。

元青花入门篇

文章插图
【元青花入门篇】虽然元青花的提出轰动了学术界,但元青花进入公众的视野,还要在半个世纪之后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举办的 "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折合人民币2.3亿元的价格成 交,并创造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 。一夜之间,元青花忽然闯入公众的视野,影响之大,以至于如今人们说起青花瓷的时候,脑海里冒出的第 一个词,居然是在历史上消失数百年的:“元青花” 。
2005年佳士得拍卖2.3亿成 交作品 。该品是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国家一级文物 。瓷罐高27.5cm,口径21.5cm,腹径34.5cm,足径20.6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 。绘有“鬼谷下山”图,传神生动,画工细腻,堪称元青花绝世珍品 。
元青花入门篇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器的流行,从国内大量出土的整器和残器标本以及国外传统馆藏(主要是土耳其和伊朗)、海捞(东南亚至肯尼亚)和陆上出土器来看,国内和国外消费各占据一部分,国外皇宫贵 族和寺庙赏赐器也占据一部分 。
据了解,全世界收藏的完整元青花瓷器有300多件,高安市元青花博物馆的元青花瓷器藏量为19件,位居全国第 一、全世界第三,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元代青花瓷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实物 。
元青花入门篇

文章插图
元青花用的麻仓土到明万历就枯竭了 。明万历以后景德镇用的是高岭山的高岭土,明代的元青花用的是二元配方土,瓷石?麻仓土,而明代的青花,色调较暗,永乐宣德青花金属光斑多.
鉴定元青花瓷器:必须从器形、底胎、构图、纹饰、绘画、青料、成型工艺、修胎、釉面、烧制工艺、坑口和是否动手脚等综合鉴定因素才能最终下结论 。尤其器形别扭、底胎不老,成型工艺有问题,纹饰绘画缺乏元代气质,其他都可以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