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宝宝聪明的关键因素

智力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
智力能遗传 , 这是十分肯定的 。一个人的体质、智力等多方面都与遗传因素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 , 父母智商高的 , 他们的子女智力也好;父母智商低的 , 子女智力也比较差 。
单卵双胞胎的孩子 , 他们的智商常比较接近 。德国科学家曾对1万名儿童的智力进行调查 , 结果发现 , 父母智力为优秀者 , 其子女约70%的智力为优秀;父母智力偏低者 , 70%的子女智力也是偏低的 。有人对1500名平均智商在140以上的成人进行追踪观察 , 结果发现 , 他们所生的孩子平均智商也在120以上 。
人的智力与脑细胞数量、神经系统结构、神经递质、记忆分子等都有密切联系 , 而这些都决定于遗传的物质基础——脱氧核糖核酸即DNA 。当然智力在遗传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一般子女的智商与其父母相比 , 更接近于普通人群的平均值 , 即高智商的父母所生的子女 , 其智商要比正常人高 , 但比其父母要低 , 而低智商的父母所生的子女 , 其智商要比正常人低 , 但比其父母要高 。另外 , 智力在遗传过程中 , 同样存在着变异 , 所以有的父母智力都很好 , 但生下的孩子却是白痴 , 而有不少智力一般的父母 , 其子女的智商却比较高 。
智力是天生还是靠后天培养?
有人认为智力是天生的 , 后天的教育只能增加知识 , 而不能提高智力 。例如 ,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预备班里的学生 , 有些孩子在2岁时其智商就高达240 , 他们的智力在进行早期教育之前就是超常的 。而有人则认为智力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和必要的教育起决定性的作用 。其有力的证据就是印度“狼孩”的故事 , “狼孩”卡玛拉在回到人世间9年之后 , 才学会了45个单词 , 其智力水平甚至无法与1岁的孩子相比 , 原因就是他在出生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 。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早教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不全面的 , 应该说智力的发育 , 遗传是基础 , 后天的教育及环境是条件 , 二者都不可忽视 。孩子出生后 , 来自先天的智力因素已经固定 , 而这种先天的智力因素能否成为现实 , 还受到文化背景、周围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有人做过调查 , 发现智商比较高的孩子 , 约60%~70%出身于有良好家庭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 。因此 , 有人将智力超常的儿童划分为三种情况 , 第一种是他们本身具备优秀的遗传因素 , 第二种是智力遗传因素一般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第三种是具有优秀的遗传因素再加上良好的后天教育 。所以不难发现 , 后天教育同样可提高孩子的智力 。
【决定宝宝聪明的关键因素】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智力和性格等 , 有的是受遗传影响 , 生来就有的 , 有的是在出生后从周围环境中学习而掌握的 。如孩子的心理素质方面 , 是急躁还是稳定、是开朗还是抑郁、是怯懦还是勇敢 , 主要来自于父母的遗传 , 后天教育很难改变 。而孩子的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 , 受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非常大 , 并且通过环境熏陶和教育可掌握智慧性的心理活动 , 从而使其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所以每个家长都应该抓住时机 ,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 , 提高他们的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