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怀二宝,该注意什么?

有的妈妈在大宝还小时,就不小心怀了第二胎;有的则担心高龄怀孕大不易,因而赶进度準备怀孕 。无论是哪种状况,妈妈们都应该深思熟虑 。主治医师表示,就医学角度来看,较希望健康的成年女性(没有严重家族病史、其他生理疾病等)能儘早怀孕,因为此时的生理、卵子品质与体力俱佳,较不会陷入高危险妊娠沈思佑医师表示,在没有经济负担、家庭能给予支持、本身有意愿的前提下,同时考量女性生产完身体復塬的时间,「第一胎生完后约1年半至2年,再準备怀孕较佳」 。然而,近几年晚婚比例升高,特别是超过34岁(35~40岁初)、想拥有至少两个宝宝的女性,总是希望能趁着身体状态稳定、体力仍充足的时候,愈早怀孕愈好;对此,沈思佑医师则表示,「在确定体力可负荷、生理无重大疾病症状下,即可準备怀第二胎」,但建议先谘询医师较佳 。她更强调,「不建议产后6个月内再度怀孕」,这对母体健康与胎儿发展绝非良事 。
两胎太近?对母体3影响
沈思佑医师表示,若产妇体力等生理状态尚未完全恢復,随即再度怀孕,ttp://www.qbaobei.com/yymsbk/yfys/sp/20121130_240115.html" title="蛋白质" class="innerlink" target="_blank">蛋白质、钙、铁)都来自于母体;产后,因此,
若很快怀第二胎,犹如「还没来得及补回前胎消耗的营养」,又必须继续为了孕育新的胎儿而努力,母体有较高机率会发生「营养失调」的可能,进而容易疲倦、气色不佳、生病等 。
体态回復慢
因为怀孕,女性体内荷尔蒙的状态改变,尤其「鬆弛素」的分泌,促使母体的韧带、关节变得更鬆,降低其对身体的支撑力;另外,随着胎儿的成长,子宫逐渐延展、扩大,孕妇行动愈来愈不灵活,运动量大减,肌力较不足;更别说产后至少6个月左右,妈妈下半身的内外肌肉仍属于较鬆弛的状态,也尚未回復到标準的体重 。
如果很快就怀第二胎(特别是没有运动习惯者),有较高机率会造成体重上升较快、肌肉力量不足、子宫迅速撑大(而鬆弛)等状况;等到生产完,妈妈会比较辛苦,需要更多时间来恢復健康体态 。

想怀二宝,该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症状发生率高
沈思佑医师表示,若妈妈的体态还未回復就再度怀孕,孕期又没有控制住体重,第二胎产后,母体营养大量流失,比起第一胎,若没有儘快均衡摄取,往后容易有骨质疏鬆、贫血等问题 。
此外,比起前一胎,第二胎产后的下半身肌力状况更加不足;她建议,妈妈们在确认伤口痊癒得差不多后,就能开始适度运动,除了能减缓痠痛不适,更有助于预防未来罹患尿失禁或骨盆脱垂的机率 。
母体不佳?影响胎儿发展
胎儿的发育状况,与母体息息相关;沈思佑医师强调,「如果妈妈的生理状态不佳,势必会连带影响到胎儿发展」 。>
由此可知,若妈妈营养失调,自然容易发育不良,严重者还可能有迟滞、低体重、畸形等问题,甚至还可能早产 。
此外,产后数个月,妈妈体内的鬆弛素影响仍在,骨盆底肌肉、关节、韧带等还在鬆弛状态,支撑力可能不足;因此,随着胎儿成长,子宫扩大的速度会比第一胎快、甚至看起来还大,且往产道方向快速下沉的机率可能变高,严重者可能还有早产的风险 。
想怀第二胎?可能面临2状况
大宝的年龄与生活状态,将影响妈妈怀二宝的状况 。以下特别归纳两种可能面临的状况,并提供建议以供参考 。
状况1:
【想怀二宝,该注意什么?】大宝1岁内
沈思佑医师表示,一般并不鼓励妈妈在第一个宝宝未满1岁时怀第二胎,主要塬因在于宝宝的作息状态(能否一觉到天明)、饮食习惯(喝奶或副食品)等尚未稳定,且仍处于依赖家人怀抱的阶段,连带导致妈妈的生活节奏不定、精神容易焦躁(部分可能有忧郁倾向)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