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空调能防“空调病”


怎样用空调能防“空调病”

文章插图
“空调病”是如何形成的?
老人、儿童和衣着单薄的妇女,是“空调病”的易感人群 。那么,“空调病”是如何形成的?分析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四点 。
1、冷空气的过度刺激 。夏天气候炎热,人群走在室外常常浑身冒汗、毛孔汗腺全部开放,可一旦走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内,受到冷空气的侵入,人体皮肤表面温度便会迅速变低、汗腺收缩 。不过,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反应并没有那么快,体内的热气不但没有散发出来,反而遭遇到冷空气的包围 。冷热交汇、机体便容易受凉,继而出现感冒症状 。
2、空调房间内,空气中的负离子几乎为零 。众所周知,?负离子空气是带负电荷的空气分子,它能提高人体机能、使人精神振奋;一旦空气中缺乏负离子,便会让人感到胸闷心慌、头晕无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都明显下降 。有数据显示,普通居室内,每平方厘米空气中负离子数约为50个,?使用空调装置后,负离子数可降至10个以下 。
3、从温度较高的室外,直接进入有空调设备的室内,温差巨大令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继而出现紧张、易怒、失眠等情绪反应 。
4、空调房间密闭,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繁殖增多 。如长时间生活在空调环境内,易感染呼吸道疾病,人体的生物节律也会因此而遭受破坏 。
怎样用空调才能防病?
科学正确地使用空调,对人体预防“空调病”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市民夏日不可太过贪凉,即便开空调也要定期开窗通风 。
一般来说,开机1至3小时后关机10至20分钟,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度 。空调室温和室外自然温度不宜相差太大,一般夏季空调房间温度设定在25℃至27℃比较适宜;气温较高时,可将室内外温差调至6℃至7℃左右为宜;气温不太高时,可将温差调至3℃至5℃;夜间气温低时应及时调整空调温度 。
市民从户外进入空调室内时,有汗应先换掉湿衣服,擦干汗水,切勿立于空调风口图一时痛快;从空调环境中外出,则应先在有阴凉的地方活动片刻,待身体适应后再到闷热的环境下活动 。若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同时注意适当户外活动,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在空调场所衣着应以保暖为基本要求,老年人和幼儿出入空调房,应随时增减衣服 。
最后,空调器过滤膜应及时更换,冷却盘须定期清洗,房间内最好装有负氧离子发生器等,让空调环境尽量清爽卫生 。
小心空调引起的其他疾病
夏季除了“空调病”高发外,还有不少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因空调室内外温差,导致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意外 。其实,使用空调后忽冷忽热的人为环境,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非常不利 。如果长时间待在低温环境下生活,外周血管一直处于过度收缩的状态,就容易破坏正常的血液循环,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得心脏病复发的几率大大增加,出现心率失常、早搏甚至心跳骤停、心衰猝死等 。
持续高温日里,老年人罹患肺炎后的死亡率也明显上升 。究其原因在于,高温天是细菌活动及其繁殖力最为旺盛的时候,空调房间又是细菌繁殖的“有利”地方,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患者而言,“孵空调”无疑加重了患病风险 。
为预防包括“空调病”在内的夏日疾病,建议平时多喝清凉饮料,如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莲子木耳等;饮食上多吃冬瓜、丝瓜类蔬菜以及蛋肉、牛奶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少吃冷冻食品和冷饮 。与此同时,夏日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好防暑降温,度过一个清爽、舒畅而又健康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