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抱着就睡,一放就醒?学学九步法吧

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轻轻摇晃着哄小家伙睡觉,等到宝宝睡着了,再放到床上……看似美好的画面,可是时间长了,你会慢慢发现,常常抱睡的结果是,刚刚把似乎睡着的宝宝放到床上,他就惊醒了,无奈又要继续抱起来,这样反复好几次,怎么会抱起就放不下了呢?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甜蜜的场景: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轻轻摇晃着哄小家伙睡觉,等到宝宝睡着了,再放到床上……看似美好的画面,可是时间长了,你会慢慢发现,常常抱睡的结果是,刚刚把似乎睡着的宝宝放到床上,他就惊醒了,无奈又要继续抱起来,这样反复好几次,怎么会抱起就放不下了呢?

宝宝抱着就睡,一放就醒?学学九步法吧

文章插图
父母对新生儿爱不释手,新生儿同样对父母有着强烈的肌肤渴望,躺在妈妈的怀中是最温暖、最有安全感的,这是宝宝非常正常的心理需求 。但如果父母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只要宝宝喜欢就一直抱着不放,久而久之,宝宝的依赖心理产生了,再想改正就没那么容易了 。
宝宝抱着就睡,一放就醒?学学九步法吧

文章插图
为什么你的宝宝一放就醒?可能是这四大原因 。
一、主要原因:宝宝的内耳前庭发育滞后
当你把宝宝放到床上时,由于体位的改变,会让宝宝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平衡——就像我们成人有时梦见自己掉到坑里的感觉一样――宝宝的平衡系统立刻拉响警报,使宝宝立马惊醒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平衡 。
宝宝抱着就睡,一放就醒?学学九步法吧

文章插图
改善建议:
科学严谨的内耳前庭活动会减缓宝宝在放下时的坠落感,这是解决落地醒的根本 。
使用九步法,就可以改善由于内耳前庭原因导致的一放就醒 。具体如下:
1、放宝宝到床上时候,先放脚
2、宝宝的小屁股着床
3、宝宝的背部着床
4、宝宝的头部着床,这个时候,妈妈的手先不要急着抽出来 。
5、妈妈用腾出来的那只手固定住宝宝身体的一侧和头部
6、仔细观察宝宝,抽出一只手 。当宝宝呼吸保持平稳均匀时,妈妈就可以轻轻的抽出放在宝宝脖子下面的手 。
7、轻抚宝宝的手臂或身体,妈妈用抽出的那只手,轻抚宝宝的手臂或身体 。观察宝宝,如果宝宝的呼吸仍保持平稳,恭喜你,可以在心里大喊“耶!成功了一半了” 。对,千万别以为这就大功告了:当你把宝宝放下后千万别马上离去,要不然就前功尽弃了,哭的可能就不止宝宝了,还有你啊!
8、妈妈轻轻的抽离自己的身体,不能快速离去
9、妈妈的上半身先远离宝宝,然后逐渐全部离开入睡了的宝宝 。
【宝宝抱着就睡,一放就醒?学学九步法吧】
宝宝抱着就睡,一放就醒?学学九步法吧

文章插图
二、原始反射还没有消退/抑制
你可能不小心刺激到宝宝的原始反射,导致一放就醒 。如果你是一手托着宝宝的头颈一手托着腰臀位置把宝宝放到床上,那么,宝宝的脊柱很容易受到你的手的刺激,激发宝宝的原始反射,导致宝宝醒来扭动身体或大哭 。
改善建议:
小编一直都认为婴儿从小就应该在床上入睡,这样就避免了放下时刺激他们的原始反射进而干扰睡眠 。
三、身体紧张,换个睡姿就醒
宝宝的身体紧张 。刚出生的宝宝总是蜷缩起他们的小胳膊小腿,睡着时身体好像总不能平稳的躺在床上,这些都是宝宝身体紧张的表现 。睡在妈妈的怀抱里,跟睡在小床上,宝宝的睡姿发生调整,身体紧张的宝宝就会惊醒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