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宝宝及时干预 长高不再难

。身高龄与骨龄落后于正常2~3年,青春发育落后2年以上,男孩可迟至16~18岁,女孩可迟至14~16岁,身高常要到20岁左右才达到正常,但经常呈正常低值,这是有遗传倾向的,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宜随访生长速度 。
你可知道宝宝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值内?你可知道宝宝从出生后到青春期每年应该生长多少才算正常吗?排除一系列因素后,我们平时该怎样照顾宝宝,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呢?
每位家长对宝宝的身高总是非常关心,希望宝宝长得高长得壮,但是作为人群而言,高矮是平衡的,所有的身高标准都是以一个正常人群为依据制订的,平均身高就意味着一半人的身高比它高,一半人的身高比它低,不可以强求 。
我们把正常人群中调查的身高数据按百分位数法统计,低于第三百分位数者称为身高偏矮 。在这些偏矮的人群中,有报道表明,只有1%属于生长激素缺乏或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矮小;其余在排除一系列矮小原因后,被诊断为“特发性矮小(ISS)”,即原因不明,包括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者,占了80%以上 。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医生十分重视这部分宝宝的身高,以期早期发现异常宝宝、早期治疗 。
监测的项目
所有宝宝出生后满28天,就要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接受生长发育指导 。
有关身高的项目主要有对身高进行评估、计算身高生长速度 。一般而言,生长速度正常的宝宝,在1岁以内全年身高将增长24~25厘米,1~2岁要增长10~12厘米,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每年则增长5~8厘米 。
而生长速度较慢则是从年身高增长速度来看的,即0~2岁低于上述正常速率的70%,2岁以后至青春发育前期,每年的增长速度低于4厘米 。
儿童测量身高后,由保健人员对照《上海市0~6岁儿童标准身高参考值》比较,按年龄来看身高是小于P3值的,则初步判断身高偏矮,但并非有疾病,因为正常人群中就有3%的儿童低于该标准 。(备注“小于P3”的身高值,是指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人群中,有97%的人比它高,3%的人比它低 。)
矮小的常见特征与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身高偏矮,长不高的现象呢?其实这与青春期、遗传、疾病都有关系 。
1、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这种状况男孩较女孩多见,也就是说出生时身高很正常的,1~2岁时生长速度减慢,约3岁后生长速度又正常了 。身高龄与骨龄落后于正常2~3年,青春发育落后2年以上,男孩可迟至16~18岁,女孩可迟至14~16岁,身高常要到20岁左右才达到正常,但经常呈正常低值,这是有遗传倾向的,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宜随访生长速度 。某些患儿在应用生长激素后生长速度加快,说明有轻度垂体功能减退,但对最终的身高增长并没有什么帮助 。
2、家族性身矮
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这属于家族遗传性身矮 。
3、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缓慢
这类孩子出生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克,又称足月小样儿,无家族矮小史,也没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骨龄正常或落后 。他们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但有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改变 。
4、全身性疾病或营养缺乏
如严重营养不良,慢性心肝肾疾病,婴儿期慢性腹泻等 。这类宝宝矮小并不严重,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也不低,在调整营养、治疗疾病后,身高和骨龄将有机会进入正常范围 。
5、精神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心理压力等,对儿童的身高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