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人落户提前完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44% “农转非”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_原题为:1亿人落户提前完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44%,“农转非”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摘要【1亿人落户提前完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超44% “农转非”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据新华社消息,“十三五”期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公安部最新数据显示,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 。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五”期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公安部最新数据显示,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 。
当前,农业农村部正开展“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建言献策征集活动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在此前表示,“十四五”将面临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和市民化压力增大的新挑战,农业转移人口和落户城市缺乏积极性的问题也待需解决 。
“十三五”期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五”期间,各地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农转非”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 。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普遍放开放宽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措施 。
中西部地区除省会(首府)城市外,基本实现了落户零门槛 。东部地区普遍降低了落户条件,部分大城市取消或降低了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 。南京、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特大城市全面放开了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群体落户政策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建立了公开透明的积分落户制度 。
目前,31个省(区、市)全部出台居住证实施办法 。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发放居住证超过1亿张,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基本建立 。教育方面,“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惠及1400余万农民工随迁子女 。就业方面,2014年以来累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亿人次 。
此外,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截至2019年底,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301万人、工伤保险8616万人、失业保险4958万人 。在住房方面,各地加大对环卫、公交等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力度,满足其基本居住需求,取得明显成效 。
“十四五”户籍改革面临新挑战
“十四五”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史育龙在农业农村部官网发表的文章《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指出,“十四五”将面临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和市民化压力增大的新挑战,农业转移人口和落户城市缺乏积极性的问题也待需解决 。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史育龙提到了两点“十四五”期间将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和市民化压力增大,史育龙表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从2012年17.3个百分点,缩小到15个百分点 。从实际情况看,两个城镇化率的差距从2016年后一直保持在16.2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额已由2016年的2.23亿,扩大到2.27亿人,今年要实现缩小到15个百分点的目标存在不小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