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的特征

唐人祥钧窑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1380℃之间 , 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 , 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 , 又结合了现代审美 , 器形饱满玲珑 。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 , 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 , 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

钧瓷的特征

文章插图
钧瓷欣赏除欣赏其外观外 , 还要用心灵从六个方面感受它的文化内涵 , 此即钧瓷鉴赏家所说的“内六品” 。钧瓷的内涵我们可以用“内六品”来概括 , “内六品”指的是钧瓷的内涵 , 即钧瓷的意境 , 这是引导人们欣赏钧瓷的另一种方式 。对钧瓷意境的理解需要人们用心去领会 , 这与个人对美的理解、对钧瓷的感悟的深浅密切相关 。
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创烧于唐代 , 经历宋金至元代 。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 ,  以小白峪历史最早 ,  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 , 时称花瓷 , 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 。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 , 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 , 美如晚霞 。北宋后期 , 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 具代表性之一 , 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 , 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 , 数字越小 , 器物尺寸越大 。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这样的铭文 , 这主要多见于尊、盘、盆、奁和洗等造型之上 , 而铭文是在烧制以前刻上的 。
钧瓷的特征

文章插图
“千钧万变 , 意境无穷 ”、“钧瓷无对 , 窑变无 双” , 钧窑独特的窑变色彩让每一件成品都成为世间独 一 无 二的传世珍品 。
拥有独特艺术气息的钧窑美瓷 , 更是深得清宫珍视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 , 清宫曾把钧窑作为重要的宫廷陈设 。据造办处档案记载 , 早在雍正时期 , 清宫之内就开始有钧瓷陈设(《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汇编》14册302-304页) 。
钧瓷的特征

文章插图
窑变并不是今人发现的 , 提到窑变就得说一下钧窑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 能够坐上这一宝座 , 同窑变有着很深的关系 , 窑变就是从钧窑开始的 。古人虽然没有掌握现代的高科技 , 但他们对于生活也有自己的理解 。
【钧瓷的特征】宋钧窑瓷器胎体厚重 , 颜色为浅灰或灰白色 , 因烧成温度较高 , 故而胎体坚硬 , 敲击时发出悦耳的金石之声 。元钧胎体颜色多为黄白色 , 虽敲击时也发金石之声 , 但在感观上给人一种粗松之感 。钧窑瓷器釉色变化十分丰富 , 有灰蓝、月白、青蓝、玫瑰紫等多种颜色 , 其釉层凝厚 , 没有耀眼的玻璃质感 , 类似今日的无光釉 , 给人以浓而不溢、艳而不跳之感 。当代新仿钧窑产品 , 无论仿得多么完 美 , 但那种含蓄的釉质感却仿不出来 , 总给人一种生硬之感 。这是因为新仿产品的釉料配方中的玻璃质料含量过高 , 且烧成工艺又未能达到宋钧水平 , 故而仅能得貌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