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讲有利于孩子的故事


家长如何讲有利于孩子的故事

文章插图
【家长如何讲有利于孩子的故事】父母和老师应当怎样给幼儿讲故事呢?
1.讲故事前对故事应有所筛选 。古今中外,故事浩如烟海 。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草木、历史地理、人物典故…无一不入故事之林 。良莠混杂,不筛选能行吗?怎样筛选呢?
(1)把思想性、教育性放在第一位 。
(2)选择故事性强、富有情节,而且符合幼儿口味的故事 。
(3)要富有趣味性,诙谐而幽默 。
(4)必要时可把故事进行剪裁加工或改编 。
2.通过讲故事开发幼儿的智力 。幼儿听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其想像的翅膀不断颤动,并逐渐进入角色 。
3.幼儿在听故事过程中,学习语言,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如果在孩子听毕故事后,父母能令其复述,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而且还有助于记忆力的锻炼 。
4.通过讲故事,塑造幼儿的人格 。孩子幼小,知识贫乏,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道理难为他们所领会 。但是,如果利用形象、生动的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与刻画,他们就很容易接受 。他们不仅能接受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准则,而且还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感情,树立起模仿的榜样 。比如,“谦让”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如果用大道理,孩子听不明白,大人亦难以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
但一换上故事《孔融让梨》,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
故事针对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必须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 。对胆小的孩子,父母应多讲一些勇敢者胜利的故事;对自私的孩子,父母应多讲些无私者的故事;对骄傲的孩子,父母应多讲些谦虚者得益的故事,等等 。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 。所以父母讲故事,总比幼儿园老师给孩子讲故事更贴切、更重要 。因为幼儿园的老师讲故事,只能面对一个班孩子的共性;而针对孩子个性讲故事的,只有父母才易做到 。所以,送给孩子以智慧之果虽然是全社会的责任,但最为有效的,则是孩子的父母 。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