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发病的机制有哪些呢

关于哮喘,目前我们并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根治,只能说尽量的减轻病情 。小儿患有哮喘在治疗上更是困难 。所以我们就在预防上多下功夫,减少小儿患病的几率 。那么小儿哮喘发病的机制有哪些呢,在这给大家详细讲解下 。
1.变态反应
当变应原进入具有过敏体质的机体后,通过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传递,可刺激机体的B淋巴细胞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性的IgE受体(FcεR1) 。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交联,从而促发细胞内一系列的反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 。
炎症细胞在介质的作用下又可分泌多种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浸润增加,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 。
2.气道炎症
【小儿哮喘发病的机制有哪些呢】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基本的病理改变和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哮喘,哪一期的哮喘,都表现为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 。
3.气道高反应性(AHR)
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患者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气道上皮损伤和上皮内神经的调控等因素亦参与了AHR的发病过程 。
4.神经机制
神经因素也认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 。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 。除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外,还有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 。支气管哮喘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存在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NANC能释放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神经介质,如血管肠激肽(VIP)、一氧化氮(NO),以及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介质,如P物质,神经激肽等 。
两者平衡失调,则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
小儿哮喘的三大病症不容轻视,下面就是这些症状,家长们都了解一下 。
1、小儿哮喘的起病或急或缓,婴幼儿早哮喘的发病前,往往有1~2日的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哮喘的症状与一般支气管炎类似 。年长儿起病比较急,且多在夜间,可能与夜间气候变化;室内积存较多的变应原如螨及屋尘等以及血内肾上腺素在夜间分泌减少有关 。
2、发作时小儿哮喘的症状有患儿烦躁不安,出现呼吸困难,哮喘患儿以呼气困难为著,往往不能平卧,坐位时耸肩屈背,呈端坐样呼吸困难 。小儿哮喘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大家应该多加以关注一下,帮助患儿能够早日脱离苦海 。
3、哮喘的病初起仅有干咳,以后即表现为小儿喘息的症状,随支气管痉挛缓解,排出粘稠白色痰液,呼吸逐渐平复 。有的哮喘患儿咳嗽剧烈可致上腹部肌肉疼痛 。
对于文章中关于小儿哮喘的一些发病症状,家长们一定要记清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将会极大增加孩子患哮喘的概率,此时家长应时刻注意,一旦孩子出现症状时,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切勿耽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