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真的像人说的那么贵吗?还是炒作

田黄的筋格是红色的,人们称之为“红筋”或“血管” 。田黄质地柔软,在与山石河床的碰撞、摩擦,甚至水流的冲击下,会在内部形成众多细微的裂纹,经过河水及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在千万年时间中逐渐填充进这些裂缝中,形成了田黄特有的红筋 。红筋是田黄在河床之中漫长岁月的见证,就如同和田玉籽料的沁纹一样,是身份的象征 。也有部分石质完 美的田黄没有明显的红筋格,这一情况也是存在的 。

田黄真的像人说的那么贵吗?还是炒作

文章插图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 。即便是石质优良的田黄,如未经过雕琢,也仅是一块上等石材,一方美石而已 。寿山石雕的雕刻工艺讲究相石的经验与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在雕刻设计中应充分展现其材质美 。要重视石料的色泽质感美,凸现田黄雕作品的魅力 。
当前收藏界辨别田黄有三大标准,即“石皮、红筋、萝卜丝纹”,即“无皮不成黄,无格不成黄,无纹不成黄” 。对此通用标准,著 名田黄鉴定专家王敬之认为,这也不能绝 对 。“千种玛瑙万种玉”,他在福州就看到许多无皮无格的田黄,都是田黄中的珍品 。
田黄真的像人说的那么贵吗?还是炒作

文章插图
以田黄的通透程度作为其价值评估的绝 对标准也是不正确的 。田黄在田里埋得越久,其吸收的元素越多,通透度反而不如新性田黄 。但母体就是晶、冻的田黄,通透度高,但不一定生成年份就不如那些开门的田黄,因为它们本身密度、硬度非常高,吸收元素的速度就相对慢 。标准意义上的田黄冻,是指表面形成厚皮,仍呈现出极 佳的通透度,这才是难得的珍品 。
而从田泥之中被挖掘出来的田黄,似乎正带着天然的“地气”,有着最纯粹的黄 色 。这既是大地之色,更是帝王之黄,宝气尽显,因此才受到皇 家如此的推崇 。除此之外,田黄的石质滑润如脂、拊不留手,具有所谓“六德”之美,即“温、凝、细、结、润、腻”六种美德,是其他石材所远不能及的 。
田黄真的像人说的那么贵吗?还是炒作

文章插图
田黄大多为卵状,故用手抚摸时会有圆顺温润之感,一块好的田黄还须经艺术加工,加工的手法有薄意、浮雕、圆雕和制成方章 。田黄日渐稀 少价格扶摇直上,易金三倍之说早已过时 。艺术品交易市场上田黄价格火爆,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黄旧印动辄几万、十几万元,件头稍大的上品,可以卖到几十万、上百万元 。田黄,这一数百年来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旧宠”,除了田黄本身蕴含了高雅、文化品位等内涵外,还因为田黄材稀 缺 。田黄属传统雕刻石材寿山石中的上品,一两田黄的价格早已比一两黄金高出好几倍 。据广州市文物总店的专家介绍,1克品相普通的田黄材要价已达3000元 。
【田黄真的像人说的那么贵吗?还是炒作】田黄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田中出产,因为色泽普遍泛黄 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 。田黄的材质温润凝腻,被称为“印石之冠”;中国印章的美学表现在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方面,名贵的田黄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 。田黄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富贵 。一块上等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细腻、温润的特征外,还要色泽纯正、纹理鲜明、形体较大、印钮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高一筹 。收藏田黄有旧石与新石之分,旧石总体上说品正、形正的较多,而新石往往为了不减少分量,多以自然随形为主,很少被加工成方正的印材 。田黄有着独特的纹路,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一些人往往以此作为鉴别田黄的依据,但是,事实上一些有“萝卜丝纹”的石料并非就是田黄,所以单凭一种纹路是不能确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