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让孩子异想天开

“如果地球上没有水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有一对翅膀,你会做什么?”“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木,会发生什么事?”
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育则属于最基础的教育 。幼儿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据表明:若忽视对5岁以上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会急剧下降 。可见,开发脑力资源,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应从幼儿期抓起 。
【巧设问题,让孩子异想天开】幼儿创造思维可分为两个方面:知和情 。知是指认知目标即创造性思维品质,是由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精进性和独创性组成的 。情是指创造个性品质,其特点是: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一丝不苟 。这两方面的培养对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起着根本作用 。
一、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家长或老师可以就某一问题引发幼儿回答众多答案 。如:“什么是红的?什么是圆形的?什么会滚动?什么会飞?什么会在水里游?”等问题,让幼儿在一定时间内充分说出答案,越多越好 。例如教师出示波形线条图,引导幼儿想象“它像什么?”幼儿回答出若干答案,如:海流、驼峰、大雁、海鸥、牙齿、鱼头、麦当劳标志等等 。教师再将线条图变成倒放的8字时,继续请幼儿回答,让幼儿说出像葫芦、眼镜、手拷、眼睛、雪人、蝴蝶结等等 。如此促进幼儿思维流畅性的发展 。
思维的变通性体现于思维方式类别与观念类别的多少,标志着思维的灵活性 。也就是说,说出的答案要同类不同种 。例如:教师提问:“什么可以吃?”幼儿若回答冬瓜、茄子、芹菜、圆白菜等,这些虽然都可以吃,却都属于蔬菜,只是1种类别 。若回答:西瓜、桔子、土豆、芹菜、、、鸡蛋、松花蛋、香肠等等,这些都可以吃,但却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类、蛋类和肠类共5类,这就是幼儿思维变通性的发展 。
思维的独创性体现于能够产生不平凡、新颖、独特观念的能力,幼儿在创造过程中,产生出的不同凡响、独特的想法、作品,均属于独创性 。在培养独创性方面,可有以下做法:
成人可经常给幼儿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独特的想法 。如:“如果地球上没有水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有一对翅膀,你会做什么?”“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木,会发生什么事?”以上这些假想的问题会激发出幼儿的奇思妙想,引发幼儿说出不同答案,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独创性 。还可以利用游戏《设计迷宫》,通过启发幼儿在哪儿见过迷宫?迷宫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做迷宫等这些问题来激发幼儿设计迷宫的兴趣 。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主性,自己选择、自己制作 。有的幼儿在设计过程中还设计出了暗道、雷区、电门、士兵等机关,加大迷宫难度,并自己设计玩法,使幼儿兴趣大大增强,也促进了幼儿独创性的发展 。
二、创造个性品质的培养
(一)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是幼儿不断进步的标志 。无论在任何时候,成人都要以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为主,无论幼儿的想法有多么怪异,成人都要先给予肯定,使其树立自信,然后再同幼儿共同分析,找出结果 。幼儿只要有了自信,就会变得勇敢,甘愿冒险 。
(二)其次,要培养幼儿开朗的性格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性格对创造力的发挥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有了开朗的性格后,就会爱说、爱笑、爱交往、不拘束 。并在教师的逐渐引导下有幽默感,有“乐天派”的性格 。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起示范作用,以自身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