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理论”折桂 斯坦福两教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 )


在现实生活中 , 人们总是把东西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 或者从出价最低的人那里买下来 。如今 , 天价商品每天都在拍卖中易手 , 不仅是家用物品、艺术品和古物 , 还有股票、矿产和能源 。公共采购也可以以拍卖方式进行 。
研究人员试图使用拍卖理论了解不同拍卖规则下的竞价结果和最终价格 , 但分析很困难 , 因为投标者会根据可用信息进行策略性行为 。他们既考虑自己的信息 , 又考虑其他投标者的信息 。
威尔逊提出了具有共同价值的物品拍卖的理论 , 这种价值事先不确定 , 但最终每个人都一样 。例如 , 射频的未来价值或特定区域内矿物质的数量 。威尔逊展示了为什么理性的竞标者倾向于将竞标价格置于他们对共同价值的最佳估计以下:他们担心中标者的“诅咒” , 也就是 , 出价太高而输掉 。
米尔格罗姆涉及了更为概括的拍卖理论 , 不仅承认共同的价值 , 而且认可不同投标人之间的私人价值 。他在分析了多种众所周知的拍卖形式的出价策略后证明 , 当出价者在出价过程中了解彼此的估计价值时 , 这种形式将给卖方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社会已经在用户之间分配了越来越复杂的对象 , 例如着陆点和无线电频谱 。对此 , 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发明了新的拍卖形式 , 可以代表社会广泛利益而非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卖方 , 同时拍卖许多相互关联的物品 。1994年 , 美国政府首次使用其拍卖形式之一——将频谱许可证销售给电信运营商 。从那以后 , 许多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如何选出的?
每年9月 ,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向数千名科学家、学会成员和大学教授寄发邀请函 , 请他们提名下一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候选人 ,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与历届经济学奖得主也有提名权 , 不允许提名自己 。被提名人选及评选意见直到50年后才能被公布 。最终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投票选出 , 每届得奖人数不超过3人 。
实际上 ,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依照已故瑞典工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 , 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创立 , 奖金由瑞典国家银行支出 。
【“拍卖理论”折桂 斯坦福两教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首次颁奖至2020年 , 诺贝尔经济学奖累计颁发52次 , 共有86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其中 , 有2位女性获得过该奖 , 最年轻的获奖者46岁 , 最年长的获奖者90岁 。
1895年11月 , 在即将辞世之际 , 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 , 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 , 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由此诞生 , 于1901年开始每年颁布一次 。
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已决定 , 今年每个类别的诺贝尔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0万元人民币) , 比2019年增加了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万元人民币) 。今年6个学科的奖金总额为6000万瑞典克朗(约合4560万元人民币) 。
按照诺贝尔的遗愿 , 他的大部分财产(超过3100万瑞典克朗 , 今天约合17.94亿瑞典克朗))被设为基金 , 并投资于“安全证券” 。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 , 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