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儿童为何易患焦虑症


现代儿童为何易患焦虑症

文章插图

近年来患焦虑症的儿童越来越多 。据报载,专家通过对万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如厌学、抑郁、焦虑、恐怖等 。其中,焦虑症状更为普遍一些 。究其原因,主要是过重的学习负担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致 。
目前社会上对焦虑症说法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说焦虑症是一种应被理解的病症;有人说焦虑症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我折磨;有人说轻微焦虑对人反而有好处,它能成为人们迈向成功的动力;有人说焦虑症是“人生的毒药”,它会使人在悲悲戚戚中无所事事,虚度一生……
那么,儿童焦虑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家庭不和睦: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家庭和睦可以培养孩子活泼聪明的天性 。相反,夫妻不和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孩子的情绪会变得焦虑起来 。刘琴是一位初一女生,常见她一个人孤零零地靠在树旁,眺望远山;或独居一隅,俯首沉思 。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家了,她却不愿回去,而是一个人在街上徘徊 。
别人一回家有妈妈的爱抚、爸爸的体贴,她呢?迎接她的是父母歇斯底里的唇枪舌战,或摔打东西的刺耳响声 。她怕听到这一切,于是,便跑出去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 。她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她不想涉足同学们欢天喜地的世界,她自卑,为父母的不和而自卑 。她情愿一个人孤单单地呆在教室,留给自己一个静谧的空间 。她像品味苦咖啡一样品味着与年龄不符的孤寂感 。
对她来讲,自己心中的苦不必找同学诉说,她不想博得小伙伴们的同情和怜悯,她宁愿一个人默默忍受,直至泪流满面 。每天,她都要耗到再也耗不下去的时候,才无可奈何地回到那个充斥着浓浓火药味的、同时又非常冰冷的家 。
家庭不和睦会使孩子痛苦难言,受伤的心灵、受压抑的性格和焦虑的情绪会使孩子万念俱灰、悲观厌世 。这种焦虑状态如果不能得到调节和解脱,无形之中会毁掉一个人 。
二、家长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为了能使孩子早日成才,有多少父母处心积虑,呕心沥血,甚至“踏破铁鞋”为孩子寻觅成才的路 。但是,人们往往会因情急心切、不明方向、不究方式而落得事与愿违 。王磊的父母让孩子从3岁起背唐诗,5岁起学书法,周末要练琴,假期学绘画,动辄还要给孩子请家教 。他们实施类比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与班上学业优异的孩子比,与各方面“出类拔萃”的孩子比 。
这样比来比去,比垮了自家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的心灵备受折磨 。沉重的心理负荷使小小年纪的王磊过早地患了焦虑症,他不但什么都没学好,还搞得无法继续完成学业 。这样的结果,是王磊的父母始料不及的 。
三、惧怕考试,心生焦虑:读书、升学、就业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但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给孩子造成严重的焦虑心理 。这种焦虑会使孩子在考场上情绪激动紧张,甚至会因恐惧而出现怯场现象 。有的孩子考前患得患失,神经紧张,不能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在考场上则头昏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惧怕考试更多的是惧怕失败 。有的考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头场考试失败后就担心下一场又失败,结果造成恶性循环,失分现象接踵而至 。
那么,如何使儿童克服焦虑症呢?
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的天然课堂,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 。孩子整体素质的基础,是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 。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自信、豁达、活泼、开朗的人,家庭环境一定要整洁、朴实、条理、明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