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教育容易产生的误区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 , 可能会出现很多误区 , 因为自己认识到家庭的不完整可能会带给孩子的影响 , 所以往往会存在溺爱孩子获取是情感暗示过多的情况.....那么单亲教育容易产生的误区有哪些?教育缺损家庭儿童应注意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母婴专家的介绍:
1)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 , 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 , 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
2)一味排斥对方很多夫妻离异后 , 一方带着孩子 , 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 , 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 , 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 。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 , 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 。
3)过分溺爱孩子 。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 , 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 。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 , 很对不起孩子 , 因此 , 孩子有任何要求 , 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 都无条件满足 。孩子总能得到满足 , 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 , 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
教育缺损家庭儿童应注意什么
1)给儿童充分的爱抚 。家庭的亲人与幼儿园老师都要给缺损家庭的儿童更多的爱护 , 以补偿孩子失去的爱 , 使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得以愈合 , 使他们身心健康 。父母给孩子的爱是真挚无比的 , 能给儿童无限的力量 。但是 , 缺损家庭的儿童 , 既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这种爱 , 那么其他的有关亲人、教师及同伴对他的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弥补 , 成为鼓励儿童在人生道路上迈进的动力 。
2)满足儿童必须的物质要求 。缺损家庭即使经济条件较差 , 也应该尽量关心儿童的生活 , 尽量为儿童创造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 , 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一般的父母双全的家庭的儿童相差不是太大 。如果稍微差些 , 也应该尽量向儿童说明道理 , 消除其自卑心理 , 使他们能正确对待 。
3)引导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 。缺损家庭的儿童 , 由于遭受不幸 , 往往心情压抑 , 性格内向 , 不喜欢社交 。为此 , 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 , 以培养其积极情绪和优良性格 。
4)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和某种特长 , 鼓励儿童积极成才 。缺损家庭的儿童 , 由于心灵受了创伤 , 往往心情忧郁 , 而家长应该设法转移他们的消极情绪 。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或某种特长 。如学乐器、或学习唱歌、画图等 , 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 , 取得成绩 。这样 , 儿童在生活中有了兴趣爱好 , 有了追求的目标 , 情绪就会乐观 , 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 , 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
5)离婚家庭应该做到"文明离婚" , 离婚后 , 父母双方都应该做到继续关心孩子 。目前不少离婚的父母 , 在离婚前争吵、反目 , 离婚后 , 还继续相互仇恨 , 不相往来 , 使儿童不胜痛苦 。夫妻虽已离婚 , 但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仍然存在 , 父母仍应该关心子女 , 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 。如果父母双方确实能够为孩子着想 , 那么不仅离婚后能继续关心子女 , 离婚前也不应该相互诋毁、仇恨 。以免刺伤孩子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