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一克的田黄 是什么成就了田黄的价格“神话”

【10万一克的田黄 是什么成就了田黄的价格“神话”】田黄产地有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之分,这是如何划分的呢?各个产地所产出的田黄有什么不同?出产田黄的地方必然是坑头溪流经的水田 。从坑头溪的源头起,到与大段溪汇合的地方为止,称之为上坂 。这时两条溪水交汇,溪名也改称为寿山溪 。寿山溪往下又与一条叫大洋溪的溪流交汇,这一段称为中坂 。寿山溪与大洋溪交汇之后,往下就称为下坂了 。关于碓下坂,过去溪中因为有水碓,故称碓下坂 。现在水碓已不存,统称为下坂了 。寿山溪也就几公 里长,下坂两边也多是山石,所以整个出产田黄的地方也就是一平方公 里左右 。

10万一克的田黄 是什么成就了田黄的价格“神话”

文章插图
因为田黄的母系矿石为高山系石,而高山系的石头很多都具有萝卜丝纹,所以田黄中的萝卜丝纹应当是形成田黄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的 。我们根据田黄中萝卜丝纹的形态,将其分类为:放射状、网格、牛毛、絮状、水流、米粥等主要的六种,其中絮状萝卜纹占了多数 。
田黄的收藏早已在明清时期蔚然成风,当时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其价值与金玉相埒 。现如今,人们对田黄的追捧更是只增不减,但随着开采量的激增,田黄的存储量越来越少,真可谓是“黄金易得,田黄难求”,其价格也是日益攀升,特别是质地上乘,体积稍大的,往往“易金数倍” 。
10万一克的田黄 是什么成就了田黄的价格“神话”

文章插图
田黄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因其珍 稀难觅,价值高昂,所以早在清朝就有商贾以连江黄假冒田黄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石市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黄与某些石种有相似之处的特点,或以次充好,或制假乱真,因此田黄收藏者必须加以防备 。
曾有专家指出,田黄在市场上一直保持良好的情形,其多半原因是由于田黄具有极大的收藏性 。田黄资源的稀 少,很适合作为收藏品 。如今,真正收藏田黄的人还不多,田黄的持有量很少,这就使得田黄成为收藏品的价值打造了一个很大的空间 。田黄的开采时间长达1000多年,1000多年的开采,导致田黄的资源越来越少,随着田黄的资源越来越少,田黄价格上升是必然的,根据这种局面,田黄的升值空间将不断扩大 。
10万一克的田黄 是什么成就了田黄的价格“神话”

文章插图
根据北京匡时的拍后数据,其“国石篆刻专场”共成 交2435.24万元 。徐海治印九十二方以368万元成 交;郭懋介作寿山田黄薄意“踏雪寻梅”随形章以230万元成 交 。“郭懋介的作品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田黄印章的价格标杆,但今年以来其作品在拍场上的表现也远不如以往 。”一位经营寿山石的资深行家表示,“一直在观望,觉得现在还不是出手买卖的好时候 。”笔者对比数据发现,今年郭懋介作品最 高成 交价为437万元,而在去年,这一纪录是3680万元 。
田黄是田石的一种,主要是山石经风化作用滚落田坑中,经过数万年的侵蚀.在雨水、泥沙、地热等自然条件作用下渐渐转变而成,它看上去微微透明,温润凝滑.更因为土壤中铁质的侵染,形成一种诱人的黄 色 。这种极为特殊的生成条件使得田黄的形成几率非常小.产量有限.再加上近干年的开采挖掘,现在真正的田黄几乎绝迹.因此成为很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