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溢奶、吐奶的处理法

吐奶护理:溢奶、吐奶的处理法
宝宝一吃完奶后,常常会出现嘴角有些许奶水流出,或是呕吐量更多一点的情形,对于很多新手的爸爸妈妈们,一时间会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现在就跟着医师的解说,一起了解溢奶、吐奶的原因与应对之道 。

新生儿溢奶、吐奶的处理法

文章插图
认知篇
溢奶、吐奶的区分
【溢奶】
定义:通常幼儿喝的奶水从嘴角溢出来,称之为溢奶 。
原因:出生不久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这样轻微的现象,会造成这类的情形,是由于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约肌闭锁不全 。人类的食道与胃之间有个括约肌,宝宝的括约肌因其力道不够,才会使得食物容易从胃逆流而上 。
【吐奶】
定义:如果是从嘴巴以喷射式的动作喷出,就称为吐奶 。
两者的差别只是在于方式以及动作上的不同而已,都是一般常见的现象,根据有些医学报告指出虽然有这样的情形,但是由于一些妈妈们不觉得有太大的问题,因此而没有太多的配合数据,所以在吐的奶量上应该是多少的比例,就没有临床上更正确的统计了 。
观察篇
留意吐奶方式而非吐的量
一般来说,对于寻求新生儿门诊,有六到七成以上的父母有溢、吐奶的问题,其实差别只是在于轻重不同而已 。通常宝宝在出生的第一天,当进食第一餐或第二餐的时候,几乎就有八成的幼儿会有这样现象发生,不过多吃几餐后,症状就会开始趋于和缓 。
【医师怎么说~】
“宝宝在每次吃奶后,有时只是嘴角溢出一些奶水,父母勿需太过担心,因此,该症状需注意的重点不是吐的量多寡,而是注意是否每次都是喷射状,或是量大从鼻孔中冒出来的吐奶 。”屏东基督教医院新生儿科医师高迪伟如是说 。
判别篇
年纪愈大症状趋缓和消失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在4~6个月大期间,宝宝溢奶、吐奶现象就会减缓,尤其在6个月大过后,父母会开始添加副食品,例如米糊、其它配方奶等,这些食物能增加奶水浓度,变得粘稠后,溢吐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
【父母这时可放心~】
溢奶、吐奶单纯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种症状,身体状况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自然缓解 。
*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良好
*没有呛到造成吸入性肺炎
*不会每次喷射状到肺炎的或是愈喷愈厉害的以上情形,大都可以放心 。
【宝宝这时要就医~】
反之,如果父母在宝宝4~6个月大的观察期间,发现异状就要急时处理 。
*宝宝每餐都会吐
*甚至在初期一个月有时溢有时吐,看似表面正常的现象,却在这期间过后频繁吐出,就要尽速就医了 。因为,孩子可能是因为先有了先天性障碍,才会导致有这方面的现象产生,这种要靠超音波去排除,也要同步去做治疗 。
疾病篇
宝宝溢、吐奶严重时,高迪伟医师表示,就要怀疑宝宝是否有以下情形:
【肥厚性幽门狭窄】
新生儿在1个月大时,如果溢、吐奶呈现喷射状且愈来愈严重,医生这时会怀疑是否是因为幽门狭窄,也就是胃部幽门肥厚和收缩异常 。
宝宝喝奶状况:喝得慢或是喝不下 。
原因:这些宝宝在喝奶时,不但喝得慢或是喝不下,是因为奶水在通过食道时,就卡在胃部幽门下不去,最后奶水竟然连着胃酸全吐了出来,其症状是因胃幽门的环状肌肉变得肥厚(胃接十二指肠的区域)造成胃出口阻塞 。
治疗:目前虽然造成此肌肉异常肥大的原因仍然不太了解,但是大部分做手术只要把幽门肥厚肌肉垂直切开,使其变松,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