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子千遍不如培养好习惯( 四 )


后来 , 一向不喜欢篮球的关颖 , 开始与儿子一起看篮球比赛了 , 并且收集了许多乔丹的故事 , 这让儿子对妈妈刮目相看 , 自然亲近了起来 。关颖发现 , 只要与儿子谈乔丹 , 儿子就心服口服 , 因为他对这个偶像有认同感、亲切感 。结果 , 借助乔丹这个榜样的力量 , 全家人和谐相处 , 儿子也越来越可爱 。
儿童时代就是榜样时代和偶像时代 , 因为儿童的学习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 。当然 , 儿童的榜样和偶像并非都是名人 , 更多的是他们的伙伴 。因此 , 父母和教师既可以选择孩子喜爱的名人榜样 , 也可以选择孩子的优秀伙伴 , 只要发现他们的某些好习惯 , 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
有人会问 , 习惯到底是什么呢?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 , 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 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 , 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
教育家叶圣陶说 ,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更深刻更形象 , 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 , 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 , 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 , 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 , 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秋冬 孩子怎样可以不感冒 鸡蛋+米汤 比牛奶安全? 冷空气下的宝宝鼻涕问题 支招 如何对付不听话宝宝 给宝宝用药小心8种失误 启示录 让孩子有一口靓牙 宝宝肾结石该如何治疗? 秋天到 , 小儿易受腹泻扰 出游 孩子压抑 7面镜子观观看
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规范 , 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
从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出发 , 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细致的 。如《弟子规》中倡导的两个好习惯可以视为范例:"出必告 , 返必面" , 即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 , 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 。再如 , "长呼人 , 即代叫;人不在 , 己即到 。"意思是  , 如果听见年长者呼唤人 , 就应立即代他去叫人 。如果要找的人不在 , 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 。
2004年3月 , 教育部新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如何把这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变为行为习惯 , 就是养成教育既切实可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 , 从中美小学生守则的对比中可以看到 , 守则还应当进一步细化 。我曾在《文摘报》上读过楼兰的一篇文章 , 很受启发 。
该文供参考如下:
中美两国的小学都有小学生守则 , 但两国教育的指导理念、纪律观和规章制度却各自不同 。现转抄出他们各自的守则 , 通过对比 , 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以及教育理念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
美国小学生守则:
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
3.提问时举手 。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课业 。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 , 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