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别让孩子听见……


嘘,别让孩子听见……

文章插图
身为父母,在你开口说话前,是否意识到一双纯真的眼睛正在看着你,正在模仿你的一言一行?你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怎样的榜样呢?
Don't 脏口随口来
周末舅舅来家里吃饭,妈妈很高兴,做了很多菜,有舅舅爱吃的,也有小小爱吃的 。小小非常兴奋,吃饭时一定要坐在舅舅和妈妈中间,爱吃的鸡腿第一个是自己的,第二个给舅舅 。舅舅受宠若惊,说:“小小呀,舅舅下次送你个玩具 。
这首歌最初发源于妈妈,妈妈跟爸爸互开玩笑取乐,两个人比着把歌词改掉,恶心的、滑稽的……小小很聪明没有多久就能加入游戏的行列了 。对于这样的玩笑,妈妈觉得无伤大雅,尤其是在自己家里人之间,但妈妈没想到的是,小小在这样的场合唱了出来,妈妈的脸一下就红了 。
提示:
【嘘,别让孩子听见……】孩子通过模仿父母来学习语言,最开始看爸爸妈妈的口型,模仿父母的发音,然后是一个个词语和简单的句子,有的父母在无意之中随口吐出不文明的歌、不雅的词语、甚至是脏话,孩子听到这些话,通常觉得很新奇,就去模仿,你无意中的脏口很可能让孩子变得满嘴脏话 。
Don't不规范的表达方式
小云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子,说话像机关枪,噼里啪啦,一口气可以说上100个字,小云很骄傲,她认为这是聪明的表现 。后来小云有了儿子,自己说话还是又快又麻利,可小云的儿子1岁多还不会说话,近2岁才第一次开口 。
现在小云的儿子已经四岁,聪明帅气,可有个缺点,就是说话不流利 。小云很着急,她问医生这是为什么?医生说,这是因为小云说话的速度过快,儿子模仿了妈妈的说话方式,可是语言能力却相对落后,结果造成表达困难,就是目前的说话不流利 。
提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语言老师,幼儿通常是从父母那里接受表达自我的启蒙教育 。如果父母的表达方式不够规范,例如语速过快、用语或用词不规范,这些虽不会污染孩子的心灵,但却会影响孩子表达能力的发展,所以尽量在孩子面前规范说话,不用“包包”、“饭饭”等儿语和孩子交流沟通 。
Don't大打口水战
晚上,爸爸下班回到家,同同向往常一样飞奔过去迎接 。爸爸弯下腰将同同抱起来,爸爸奇怪地问:“同同,你的脸上怎么有一个道子,是自己抓的吧?”
同同还没来得急回答,妈妈已快言快语地开口了:“是隔壁皮皮抓的,这孩子真没有教养,想要玩具就上来抢,还动手抓人 。哼!我还给了他妈妈几句 。”
爸爸说:“算了,我想皮皮也不是故意的,孩子在一起玩,这也难免 。”
妈妈一听就急了:“什么?不管,我的儿子我能不管吗?怎么能让人欺负?同同,听着,下次再有小朋友抓你或推你,你就打他,知道吗?有妈妈在,别怕!”
爸爸说:“算了,算了,都是孩子间的事,我们就别插手了 。”
妈妈的声调不由得提高了:“算了,算了,你就知道算了,什么事情都这样胆小懦弱,简直就是一个窝囊废,我可不想同同也像你是的,处处受人欺负 。”
爸爸一听不由得火冒三丈:“你说我怎么了?简直不可理喻!”
同同妈的火气一旦上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当初我真是瞎了眼,才嫁给你这个窝囊废 。嫁给你我就没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爸爸一听,也不干示弱:“要说冤,也是我冤呀,要不是你死缠烂打,我会和你?……”
可怜的同同,一个人站在墙角,看着陌生的爸爸和妈妈,眼睛中充满惊恐,呆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