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后浪们,为什么还会爱电台?

标志性的长发,舒展爽朗的笑容,尽管隔着屏幕,但当莫文蔚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现在节目中时,还是有不少粉丝忍不住喊一句“爷青回” 。
这是她时隔多年上节目宣传新歌,新歌《呼吸有害》亦是久违了的粤语歌,更何况这一次是在“电台”宣传,对莫文蔚的粉丝而言,意义不言而喻 。有粉丝在论坛上写道:“她以电台的方式再次出现,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那个不开灯的房间,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
她的《电台情歌》曾经是无数音乐电台的保留曲目,通过电波影响了无数人,电台DJ一度成了那些年最为热门文艺的职业 。粉丝与偶像,青春与回忆,命运转折与关联,突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就这样一瞬间微妙地被联系在了一起 。
电台,这个在不少人看来颇有些怀旧的名词,并没有随着传统时代旧音乐介质的没落而被淘汰,反而在大浪淘沙中,用日渐升级的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的创意规则、扎实的内容创作和敏锐的审美理念,在Z世代里依然能乘风破浪 。当曾经主宰了一代人音乐品味的电台,碰上了渴望用自己的声音为偶像正名的年轻人们,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
1 榜单,偶像世代的为爱发电
在电脑还没有普及,一切还未赛博化的过去,音乐电台的榜单,是那个时代年轻人获取音乐资讯以及表达喜爱为数不多的渠道 。电台主播们靠筛选音乐和推介,帮助那个时代的音乐偶像们走向更多的粉丝 。
但现在,Z世代们早已熟稔种种平台规则,用着Z世代独特的饭圈话语,以不被外界所理解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于偶像的热情 。不同时代的“粉丝文化”成了观照两个时代和两代人的最好横切面,两个世代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星观念和星粉关系,但与之前相比,粉丝正在逐渐掌握着偶像与粉丝之间关系的主动权,她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偶像们完成逆袭,去到她们想要位置,让更多的人看到 。
如果你最近路过北京CBD世贸天阶,你肯定会发现那块著名的空中巨幕,从8月10日起已经连续一周,每天晚上7点半和8点半,都会准时出现偶像陆思恒的影像 。除此之外,在这段时间,打开QQ音乐都能在音乐馆焦点图的位置看到陆思恒的身影 。
这一系列宣传都是陆思恒的粉丝为她们的偶像争取来的福利,但与我们熟知的“粉丝斥资购买大屏幕广告位为偶像宣传”的故事套路不同的是:这一切无关疯狂,也无需粉丝买单,需要的只是粉丝参与《见面吧!电台》周榜助力,用自己的热情将偶像送上高点 。而当周的榜单竞争相当激烈,面对赵品霖粉丝势在必得的气势,陆思恒粉丝紧追不舍,双方粉丝在各自超话中隔空battle的紧张空气让局外人都暗自捏汗,当陆思恒电力值超过的那一刹那,超话里到处都是粉丝的欢呼和庆祝,字里行间都是自豪和兴奋,她们的热情让人感到动容 。
这档音乐节目显然洞察到了这个时代粉丝的心理诉求,节目不仅把直播间搬到了人流量密集的世贸天阶,让粉丝能够近距离接触偶像,还特地设置电台主打歌榜单助力环节,为偶像争取更多资源 。
这些资源的加码赋能,依赖于粉丝的能量 。粉丝们的存在感被不断放大,这种参与感也将粉丝真正地纳入到节目核心里 。类似于游戏中的打怪升级,粉丝们要竭尽所能,送自己pick的主角通关成功 。这种情感付出是种双向传输,粉丝和偶像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加强羁绊,不断修正彼此之间的关系 。
2 互动,突破明星与粉丝的情感壁垒
在发生全网哗然的被职场pua事件后不久,身在舆论漩涡的歌手Yamy选择了以最为积极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她将个人的首个活动现场定在了QQ音乐《见面吧!电台》 。在节目中,主持人不失犀利和礼貌地问及最近一系列的变动时,Yamy从容地表示“还在和过去的自己battle,但胜利在望” 。令人动容的是那天在现场为偶像Yamy应援呐喊的粉丝们,她们无惧在节目里出镜为偶像发声,这也让一向酷酷的Yamy忍不住泪洒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