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国之瑰宝 元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 。延佑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 。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

捡漏国之瑰宝 元青花

文章插图
近年,景德镇的高手们用现代科技,制造了大量的仿元青花瓷,造型色泽几可乱真,一时鱼目混珠,充斥市场 。其实,有仿明官窑成化斗彩而几使苏富比上当者,则此也不足为怪了 。
元青花瓷器胎体厚薄都有,大器通常较厚,较重 。使用的是景德镇旁麻仓村的瓷土即麻仓土,由于土中含有较多的铁,所以烧出的瓷器上常有黑褐色的斑纹,底足和器内露胎处常有铁瘤渣,当然也有一些是干净的 。
捡漏国之瑰宝 元青花

文章插图
元青花大件器物均采用多段抖接成型工艺,痕迹明显 。从绘画装饰、运笔等工艺上对照分析,高安窖藏元代青花的牡丹纹、龙纹以及青花高足杯纹饰分别由两人以上绘画创作完成 。为我们在今后研究元青花、收藏元青花、鉴别元青花等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
“元青花地釉总的观感为青白色,但青白的程度不一,有的白中泛点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新品以青白釉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有的青绿如同淡淡的湖水一般,或在釉面上做水碱痕迹及打磨作旧 。
捡漏国之瑰宝 元青花

文章插图
元青花的仿品由于是新作,釉面火光还没散去,观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没有真品那种稳重、老旧感 。釉色有的偏白,积釉处太绿,整体釉面没有自然使用痕迹 。现代窑炉条件好,没有过去因窑漏风,导致釉面出现缩釉的暇疵 。而仿品器表所看到的缩釉 (也称鬃眼)是人为扎的眼,很不自然 。有些赝品仿出土器釉面有大块伪浸,有的釉面粘上很多类似出海的浮物仿海捞瓷 。现在仿品多用电、气烧窑,气泡相对均匀,没有层次感 。有些仿品在口沿上人为制造老旧暴釉现象,但漏釉处,可见釉层稀薄的现代工艺 。
【捡漏国之瑰宝 元青花】元青花所使用国产青料,其成分为高锰、高铝的,与同时的进口料差别很大,所描绘的青花纹饰呈色蓝灰或蓝黑,见浓淡色阶,青料积聚处有蓝褐色或黄褐色斑点,黑褐色的斑点较少,如含锰过高时青花纹饰呈色为蓝中微微泛红,釉面下凹并哑光 。无论是国产料或进口料,整体画面青花纹饰色调受窑温影响存在深浅不一的变化,但用放大镜观察,给人一种清澈深沉之感 。细看青花呈色,它是“活”的,在浓艳之处有鲜活的“流动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