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旅游业多停摆 生存压力扑面来 侨胞旅游业者各显其能谋出路

【各国旅游业多停摆 生存压力扑面来 侨胞旅游业者各显其能谋出路】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华侨华人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海外华侨华人没有坐等疫情好转,而是想方设法“突围”,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智慧,四面出击,各显其能,为自己带来新的希望 。

从本期开始,本版推出“侨胞说·我在海外这么渡难关”系列报道,讲述海外华侨华人克服疫情困扰的故事 。

本期看点:作为海外华侨华人从业人数众多的行业,旅游相关行业的严重萧条,也给海外侨胞旅游业者带来巨大压力 。

压力催生动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许多海外侨胞旅游业者开始探索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也有许多侨胞利用曾经从事旅游业积累的资源,发掘新的行业机遇,期盼旅游业早日复苏 。

旅游停滞 集体“休眠”

“疫情发生后,我在匈牙利的旅游产业收入是零 。”“欧来欧去”华人旅行团东欧负责人、旅匈侨胞佟大明告诉本报采访人员,匈牙利疫情防控一直较为有效,但最近一周,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持续增长 。疫情发生以来,匈牙利全国的旅游业进入完全停滞状态 。

这也是欧洲各国旅游业现状的一个缩影 。欧洲旅游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前往欧洲旅行的数量预计将至少下降54% 。考虑到新冠病毒对健康和经济的相互影响,全球旅游经济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欧洲旅游委员会7月初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欧洲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中可能有1420万至2950万人面临失业 。在欧洲各国从事旅游业的华侨华人,自然也受到严重冲击 。

希腊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徐伟春在希腊投资了一家旅游公司,他的公司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今年希腊旅游业几乎所有公司都是歇业状态,大家一起进入休眠模式 。”徐伟春说,华侨华人在希腊从事导游行业的人数众多,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从事旅游业的侨胞不得不做好中长期歇业的准备 。

塔吉克斯坦“丝路青旅”总经理胡峰经营的“丝路青旅”,是唯一一家与中国国内旅行社对接的塔吉克斯坦华人旅行社 。如今,塔吉克斯坦的国际旅游全部停止 。“我的公司车辆闲置,酒店关闭,员工转行,公司已经做好2021年底之前不再有任何旅游地接业务的计划 。”胡峰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

在阿联酋迪拜做导游的侨胞吴女士,最近也陷入“失业”焦虑 。“受疫情影响,阿联酋旅游业和民航、酒店、汽车租赁等相关行业都损失惨重,从业人员大量流失 。疫情以来,在阿联酋从事导游相关工作的华侨华人普遍面临没有收入的困境 。”吴女士告诉本报采访人员,她和丈夫此前都在阿联酋做导游,疫情发生后,两人没有了导游收入,在迪拜的高生活成本让他们全家倍感压力 。此外,由于旅游全部暂停,迪拜商场的中国销售员大批失业,餐厅工作人员也暂时停工,许多当地旅游公司遭遇关停潮 。

转型转行 各谋生路

在中国旅游社交分享网站“马蜂窝”上,“欧来欧去”账号最近在直播频道活跃起来 。“跟着达芬奇密码解读巴黎”“徒步布达佩斯第一大道‘小香街’”“英国的小罗马——温泉圣地巴斯”……每一期直播都选择欧洲某一处旅游胜地,带领观众在异国街头且行且看,一边欣赏异国实地美景,一边聊当地文化风俗 。这是疫情期间佟大明和他的同事们尝试的“直播”转型 。

“主要目的就是让国内观众通过直播更加了解欧洲,也让想到欧洲旅行的潜在客户了解‘欧来欧去’ 。观众对我们更熟悉一些,旅游恢复之后,在选择旅游公司时也更信任我们 。”佟大明介绍,目前的直播是纯公益性质,由公司在不同国家分部的员工兼职完成,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 。尽管目前刚刚起步,但这是公司在直播领域的试水,契合公司扩大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长远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