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换牌桌( 二 )


2012年9月,猎豹移动发布猎豹清理大师,完美避开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卫士”模式,主攻“清理”功能 。这也是傅盛一直强调的从巨头忽视的“无争地带”开始,寻找产品策略的差异化,并且利用差异化单点以上别人不可能投入的方式饱和攻击,最终实现单点击破 。
当时的猎豹移动投入了100多人主要做清理大师,一年之内,猎豹清理大师涨了1.2亿的月活跃度 。到2014年3月,猎豹清理大师总用户量突破2亿,在谷歌应用商店类排行全球第一,获得500万用户的好评 。
自此,猎豹移动在海外的发展一路飞升,并于2014年5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这距离猎豹移动成立只有3年半的时间 。
最风光的时候,2015年的猎豹移动还出现在了Facebook一季度的财报上,并称猎豹移动是唯一被提及的重要合作伙伴 。也是那一年,傅盛受邀在Facebook旧金山峰会上做出重要发言;还是那一年,傅盛和谷歌CEO在酒会上引曲水流觞,谈笑风生 。
那一整年,猎豹移动几乎是活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被中文媒体称为Facebook的“异性兄弟” 。
但无限风光的猎豹移动却在最开始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就给自己埋下了雷 。
猎豹移动在面对移动工具出海产品盈利模式定义时,就打算主要依靠广告市场来实现营收 。据晚点LatePost报道称,傅盛在出海早期的想法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广告市场会越来越大,用户量会越来越大,流量价值会越来越高,三者叠加在一起,促使猎豹处在不断上升的状态 。
不得不说,早期的猎豹移动的确得利于此模式总营收一路高涨 。
欢聚时代旗下BIGO LIVE负责人曾接受采访时称,如果一家出海公司DAU发展到1亿,靠广告来挣钱,去和Google、Facebook抢钱,就会遇到激烈竞争 。“猎豹就是代表,一旦你代理的广告超过他们的警戒线以后,他们就会迅速的调整你的代理政策 。”
猎豹移动给自己埋下的这个雷在2016年的时候就有爆炸的趋势 。自此,猎豹移动跌落神坛,在国外的互联网巨头圈里,还开始不被待见了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16年3月,Facebook宣布把广告平台向更多第三方广告平台开放,这丰富了Facebook广告客户的选择范围,但猎豹却多了大量竞争对手,收入也被分流,同时Facebook增加了更多的算法来衡量不同位置的eCPM表现 。傅盛当时在季度财报会议上说,公司的平台eCPM(广告千次的展现价值)明显下降 。这个消息公布两个月左右,猎豹股价就跌掉了1/3 。
到2018年年底,猎豹移动被指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接着,Facebook一封邮件就终止了与猎豹移动的合作 。2018年财报显示,工具应用产品及相关服务占猎豹移动总营收的62.2%,移动端娱乐业务占35.7% 。而在当时,猎豹移动工具应用业务的收入有85.4%来自广告 。
2019年的猎豹移动,在海外与Facebook的广告合作暂停以及产品用户活跃度的下降;在国内,则是整个在线广告市场出现下滑,这些都导致了猎豹移动工具应用业务收入的下滑 。
因此,2019年一整年,移动猎豹的财报不尽人意,工具应用收入15.73亿元,同比下降49.6% 。
最严重的时候出现在2020年2月份,猎豹移动旗下45款应用,涉及工具、游戏、直播业务,甚至包括已于2019年11月份剥离出去的子公司LiveMe在Google Play商店中被删除 。
而此时的猎豹移动的收入,还是有20%是来自于谷歌平台 。更关键的是,猎豹移动用户群50%以上在谷歌的平台上,即便是在苹果的设备上,猎豹也很依赖谷歌广告的推广和收益 。
其实,在谷歌下架猎豹移动旗下应用之前,就有相关媒体人分析过猎豹应用的广告存在破坏性广告和无效流量的行为 。并且随着国内公司一窝蜂涌入没有门槛的广告竞争中,在投放广告时无节操的诱导行为触怒了Facebook、谷歌等互联网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