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有利宝宝发育 科学训练宝宝爬行5法则

在民间 , 一直有“三翻六坐七会爬”的说法 。也许是营养的原因 , 如今的孩子翻身和坐都比这个时间要早些 , 唯一让人疑惑的是 , 到了该学爬的年龄了 , 但宝宝却始终却没有学爬的迹象 。
【爬行有利宝宝发育 科学训练宝宝爬行5法则】也许有些妈妈会认为 , 孩子会不会爬无所谓 , 迟点能学走路就行了 。但事实上 , 婴儿爬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自然阶段 , 让孩子扎实地经历成长的每个阶段 , 才是科学的育儿方法 。
因爬行有利于宝宝的脑子发育 , 爬行的宝宝才会越来越聪明 。
一些妈妈过于溺爱自己的宝宝 , 往往不经过爬行就直接行走 , 甚至用学步车帮助宝宝行走 , 其实这个越过了正常发育阶段的“快”不见得是件好事 。
从人体的行动发育规律都是在神经系统的管理下由简单到复杂 , 由不协调的协调的 , 而宝宝最早实施运动规律的动作也就是爬行 。
宝宝早爬行、多爬行 , 可有利于大脑发育 , 可帮助大脑加强对手、足、眼的神经运动的调控 , 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 。有资料显示:会爬、早爬与多爬的宝宝动作举止比较灵敏 , 协调能力好 , 懂事快 , 求知欲强 。同时 , 爬行好和好爬行的宝宝认知力强 , 看图识字、语音构成与发声能力 , 以及日后行走、跑步的平稳程度均好于那些不爬或少爬的孩子 。

爬行有利宝宝发育 科学训练宝宝爬行5法则

文章插图
爬行则使孩子在未能行走前的视听范围大幅度扩大 , 无疑会使整个脑的功能“更上一层楼” , 姿态是由静到动 , 范围由点到面 , 刺激量大了 , 思维、语言与想像能力自然得到了平衡发展与提高 。爬行属于全身运动 , 可训练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 , 促进神经纤维相互缠绕形成网络 , 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完善 , 必然会对宝宝学习语言与阅读发挥良好影响 。
再者 , 爬行动作都要经过抬头、翻身、打滚、匍行等中间环节 , 最终发展成为真正的爬行 , 都是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 。而且爬行是孩子在婴儿期就能掌握的最安全的扩大活动范围的技能 。因此 , 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 , 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
宝宝不会爬 , 大部分是由于过于溺爱 , 抚养方式不当造成的 。
以下几方法训练宝宝爬行 。
1.抵足爬行:让宝宝俯卧在床上 , 父母用手掌顶住宝宝的脚 , 宝宝就会自动地蹬住你的手往前爬 , 必要时可用一点外力帮助孩子前进 。每天练习2-4次 , 每次爬行2-4米 , 要天天坚持 。
2.上肢准备:俯卧抬头两臂撑起上半身 , 并逗引宝宝抬头 。
出生15天后可适当练习;满月后每天3-4次 , 可累计半小时 。
3.单臂支撑体重:当宝宝学会上述动作后 , 可在其俯卧时 , 用玩具在他一侧手臂上方逗引他够玩具 , 两臂可轮流练习 。
4.下肢准备:
3-4个月左右 , 可将宝宝跪抱在你的大腿上 , 或当你仰卧时 , 让他跪在你的体侧 , 手扶着你的身体 , 和他一起念儿歌、玩玩具 , 锻炼宝宝膝部的支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