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个性格内向的人


如果你是个性格内向的人

文章插图

人们用内向和外向来对人的性格进行分类,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 。但这两个词变成重要的心理学专业术语,然后又变成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当归功于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 。
在心理分析史上,荣格的影响仅次于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依德,甚至有人认为,他在丰富我们关于人性的知识方面,比弗洛依德的贡献更大 。
荣格认为,内向性和外向性是人类性格中最基本的方面,而且,许多哲学思想上的分歧均源自这两种倾向的相互冲突 。他是一个对东方思想很感兴趣的人,他说,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外向性的,而东方的思维方式则刚刚相反 。这是把这两个词用于不同的人群的比较之上了 。
当然,内向和外向的说法,还是在单个的人身上用得更多一些 。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个性时,首先考虑的便是他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
荣格认为内向性格的人有这样的特征:他把他的心理能量向内释放,也就是说,内向者的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他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 。而外向者则把心理能量或者说兴趣指向环境中的一切 。从这些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外向的人对环境的变化比内向的人要敏感和迅速一些 。
对内向和外向性格的优劣判别,专家们的意见有一些不一致 。弗洛依德认为,外向性格是健康的象征,而内向性格者具有精神病的倾向 。他指出,向内释放心理能量意味着自恋,而向外释放心理能量则表明此人有可能达到真实的、客观的心理宣泄,并且能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但是,荣格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内向和外向根本没有优劣之分 。
另一位著名的研究个性的心理学家艾森克则从大脑的生物学性质上来谈内向和外向性格的差异 。根据他的观点,内向性格的人的大脑皮层非常敏感,因此,即使是不太强烈的外界刺激,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反应 。所以为了保护自我,他们会逃避周围的世界,控制自己的愿望或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减少自己与他人的交流,也就同时减少了产生冲突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而性格外向者的情形则相反,他们的大脑皮层相对来说不那么敏感,所以他们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刺激,借以克服自身大脑皮层的迟钝性 。如果艾森克是对的,那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从纯生理角度看,内向者比外向者要“聪敏”一些 。
专家们说的相互矛盾,谁是谁非难以分辨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向者与外向者其实是各有短长 。
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 。极端的内向和极端的外向肯定都不是好事 。从统计学上说,这两类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是处在内外之间的某一处,或者稍偏内,或者稍偏外 。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对自己不满意 。他们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希望自己能外向一点、活跃一点;他们并不知道,有许多性格外向的人对自己也不满意,也找心理医生,希望能变得稳重、成熟一些 。所以对自己不满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内向或者外向,而可能是别的更深的原因,如童年经历中所受的一切创伤等等 。
在心理门诊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中,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人的总数大约是相等的,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但在某一些病种里,两者有一些差异 。如常见的对人恐怖症,内向性格者要多一些;而轻躁狂则多见于外向性格的人 。重型精神障碍,也多发生在内向者身上 。治疗效果也与内向性和外向性没有太大关系,而与患的什么病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