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容易冲动的人,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 )


03
那么,假如我不喜欢自己的脾气,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很多心理学专家也提供了不少的解决方案 。
比如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通过在表达自己的时候使用一种语言框架,来有效的抑制沟通时情绪上的对抗 。这个框架就是:
1、留意发生的事情
告诉对方你看到的客观事实,而不是急着去主观的评判别人 。
2、接着表达你的感受
告诉对方,你所看到的这些事情让自己有什么感受?是害怕,孤独,还是开心等等 。
3、说出你的需要
很多时候别人并不清楚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所以要清楚的告诉对方,你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
4、说出你的请求
最后是明确的告诉对方,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就可以满足自己 。
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在本质上,就是通过清楚和充分的表达自己,来减少双方之间的误解,并且把双方注意力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这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遇到问题先发泄情绪,然后试图通过争吵迫使对方屈服的方式是截然相反的 。
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假如使用得当,确实可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避免一些情绪化问题的产生 。但是因为它并不符合我们日常的心理习惯,表达的程序又偏复杂,因此需要长久的刻意训练,才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掌握这种表达方式 。
04
情绪是和我们的认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敏感的人之所以会冲动,会发火,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事伤害到了自己,自己感受到了攻击和威胁 。相反,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表现的很淡然,很多时候并不是控制情绪的能力强,而是他们并没有感受到这种攻击性,或者他们并不觉得这件事能伤害到自己 。
也就是说,是不同的认知,导致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情绪 。
而之所以有不同的认知,和一个人的经历、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是急不来的 。
所以,当我们说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真正该做的是忘记情绪本身,并且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中问自己:我该怎样看待这件事,有没有更好的理解角度,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当你能掌控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就掌控了自己的情绪;相反,当你被事情掌控的时候,很多时候也就意味着要被情绪掌控了 。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为什么我们关于对方意图的假设通常是错的
在意图的战争中,我们总认为对方是故意伤害自己,尽管对方从不承认 。这样我们与对方之间的关系会陷入恶性循环 。为什么我们关于对方意图的假设通常都是错的呢? 当你去医院看病受到怠慢时,你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医院的医生在开小差; 当你收到一张找回的假币时,你总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