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成为一个「好爸爸」


怎么成为一个「好爸爸」

文章插图

1.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应该发挥自身体能好、爱运动的优势 , 带孩子多做体育运动 。运动影响孩子的时间感知、动作预测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家有小宝宝 , 可以多玩抛高高、荡秋千、滑滑梯之类的游戏 。孩子大一些 , 可以带他跑步、打球、游泳、户外登山 。养成孩子运动习惯的同时 , 锻炼他的冒险精神 。
2. 转变心态 , 把自己当成育儿合伙人 , 而不是妈妈的小助手多跟孩子妈妈沟通 , 争取更多自主权 , 别让妈妈在养孩子的道路上孤军奋战 。可以从承担起一部分固定的养娃任务开始 , 小到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大到接送孩子上下学 。
3. 给孩子探索空间 , 鼓励他勇敢尝试爸爸带娃能弥补妈妈带娃的过度保护 , 让孩子愿意迈出尝试的第一步 。比如 , 在孩子骑自行车时 , 妈妈们会担心 , “摔下来怎么办”?爸爸们不会太干涉 , 还会在旁边喊:“加油 , 再快点!”这样的爸爸带出来的孩子 , 胆子更大、运动能力更强 。
4. 跟孩子聊天时 , 多用成人语言妈妈倾向用“娃娃语” , 比如“吃完饭饭 , 我们去睡觉觉”;爸爸要多说成人语言 , 比如:“快来吃饭 , 然后去睡觉 。”起初孩子可能难理解 , 但这个方法鼓励了他们开动脑筋分析、猜测 , 恰恰多了一个掌握复杂句子和更多词汇的机会 , 对提高语言能力有帮助 。
5. 也许你很忙 , 但不要因为愧疚 , 给孩子太多物质补偿 , 陪伴质量比时间更重要多和孩子玩耍 , 每次陪伴加倍用心 , 不要掺进其他事情 , 比如接电话、看手机、回邮件等 , 要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拉近距离 。
6. 出差频繁也没关系 , 多跟孩子打电话、聊视频担心对孩子的情况了解少、没话说?记得提前求助另一半 , 了解孩子的近况 。给孩子传达这样一个想法:虽然我不在你身边 , 但你的一切我都关心 。
7. 在游戏中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反馈 , 积极倾听孩子的建议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 , 会表现出更少的攻击性 , 更受他人欢迎 。
8. 定制专属父子阅读时间 , 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哈佛大学研究显示 , 孩子跟爸爸读书受益会更多 。在阅读过程中 , 男性更容易引发发散性思维 , 以及更有想象力的讨论 , 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帮助 。
9. 要用成长型心智养孩子【怎么成为一个「好爸爸」】表扬孩子 , 应谨记以下三招:表扬努力 , 而非聪明;表扬过程 , 而非结果;表扬成长 , 而非表现 。
10. 爸爸常带娃 , 越带越会带人的大脑发展符合“用进废退”原则 , 指的是经常使用的脑网络神经元突触会越来越发达 , 不经常使用的会逐渐退化 。在养孩子这件事上 , 这个原则同样适用 , 爸爸放心大胆带娃 , 不仅心态上越来越愿意 , 能力上也越来越适合做“超级奶爸” 。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 ,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为什么与人沟通时不要随意“贴标签”